來源:網絡 作者:匿名 2009-08-31 13:42:07
第八課 "兩彈"元勛鄧稼先
【基礎知識及相關背景】
一、字音及詞義:
嶄zhn露頭角:比喻突出地顯露出才能和本領。
銷聲匿n跡:不公開講話,不出頭露面。形容隱藏起來,不公開出現。
含辛茹r苦:經受艱辛困苦。辛,辣。茹,吃。
驀m地:突然。
浩瀚hn:形容非常廣大。
風塵仆仆:形容旅途辛苦勞累。風塵,比喻旅途辛苦。仆仆,旅途勞累的樣子。
元勛xn:立大功的人。
汗馬功勞:指戰功顯赫。
二、相關背景:
1、關于鄧稼先
鄧稼先,1924年出生于安徽懷寧縣一個書香門第之家。翌年,他隨母到北京,在擔任清華、北大哲學教授的父親身邊長大。他5歲入小學,在父親指點下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化基礎。1935年,他考入志成中學,與比他高兩班、且是清華大學院內鄰居的楊振寧結為最好的朋友。1941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1946年,他回到北平,受聘擔任了北京大學物理系助教,并在學生運動中擔任了北大教職工聯合會主席。抱著學更多的本領以建設新中國之志,他于1947年通過了赴美研究生考試,于翌年秋進入美國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學研究生院。由于他學習成績突出,不足兩年便讀滿學分,并通過博士論文答辯。此時他只有26歲,人稱"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鄧稼先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九天后,便謝絕了恩師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決定回國。同年10月,鄧稼先來到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員。此后的八年間,他進行了中國原子核理論的研究。1953年,他與許鹿希結婚,許鹿希是五四運動重要學生領袖、后來擔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許德珩的長女。1954年,鄧稼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58年秋,二機部副部長錢三強找到鄧稼先,說"國家要放一個'大炮仗'",征詢他是否愿意參加這項必須嚴格保密的工作。鄧稼先義無反顧地同意,回家對妻子只說自己"要調動工作",不能再照顧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難。從小受愛國思想熏陶的妻子明白,丈夫肯定是從事對國家有重大意義的工作,表示堅決支持。從此,鄧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對外聯絡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現在嚴格警衛的深院和大漠戈壁。
鄧稼先就任二機部第九研究所理論部主任后,先挑選了一批大學生,準備有關俄文資料和原子彈模型。1959年6月,蘇聯政府中止了原有協議,中共中央下決心自己動手,搞出原子彈、氫彈和人造衛星。鄧稼先擔任了原子彈的理論設計負責人后,一面部署同事們分頭研究計算,自己也帶頭攻關解決了中國原子彈試驗成敗的關鍵性難題。數學家華羅庚后來稱,這是"集世界數學難題之大成"的成果。
鄧稼先不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費盡心血,還經常到飛沙走石的戈壁試驗場。1964年10月,中國成功爆炸的第一顆原子彈,就是由他最后簽字確定了設計方案。他還率領研究人員在試驗后迅速進入爆炸現場采樣,以證實效果。他又同于敏等人投入對氫彈的研究。按照"鄧-于方案",最后終于制成了氫彈,并于原子彈爆炸后的兩年零8個月試驗成功。這同法國用8年、美國用7年、蘇聯用4年的時間相比,創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72年,鄧稼先擔任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長,1979年又任院長。1984年,他在大漠深處指揮中國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試驗成功。翌年,他的癌擴散已無法挽救,他在國慶節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天安門。1986年7月16日,當時的副總理李鵬前往醫院授予他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同年7月29日,鄧稼先去世。他臨終前留下的話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并叮嚀:"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得太遠……"
2、關于作者
顧邁南,新華社記者。
【整體感悟】
一、謀篇立意
文章以鄧稼先參與"兩彈"研制工作的過程為序,從接受使命到原子彈研制,進而寫到氫彈研制,在過程的敘述中表現人物的精神:他的愛國情懷和崇高使命感;一心撲在工作上的敬業精神和扎扎實實搞研究的嚴謹作風;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風和哪里最危險就出現在哪里的獻身精神。
二、文章脈絡
按文章標題,文章有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要放一個大炮仗。
寫他接受使時的激動和喜悅,突出他的愛國情懷和崇高的使命感。
第二部分,寫他的艱苦創業,在艱苦條件下,"一切從頭干起",完成原子彈理論設計,突出他一心撲在工作上的敬業精神和扎扎實實搞研究的嚴謹作風。
第三部分,寫他組織參加并圓滿完成氫彈的設計,突出他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風和哪里最危險就出現在哪里的獻身精神。
三、重難點導析
⑴文章選取典型事例表現人物品質。鄧稼先試制"兩彈"可歌可泣的事情很多,但文章只選取幾個片段。開頭,插敘鄧稼先沖破阻撓,回到祖國,表現了他的愛國精神,這是他此后一切行動的思想基礎。接受了試制核武器任務后,對妻子只說調動工作,體現了他嚴格的組織紀律性。此后,他離開小家庭,一頭撲入核武器研究設計院的籌建工作當中。條件艱苦,沒有資料,鄧稼先帶領一批年輕人,投入自己的全部精力,一切從零做起。他"走在路上還想著原子彈,有一次竟連人帶車掉到溝里"。"為了把一個問題弄個水落石出,他帶領十幾個年輕人一天三班倒,用四臺手搖計算機日夜連軸轉地算了九次","又請理論物理學家周光召等人從物理概念出發進行估計"。他不知疲倦,把實驗場當戰場。一次,竟因疲勞過度,昏厥過去。文章就是從他的報國之志、為"大家"而舍"小家"、對工作的專注和嚴謹、忘我的工作熱情等方面精心選材,表現了鄧稼先的愛國熱忱和獻身精神。
⑵文章用小標題將全文分為幾個部分,每個部分都有不同的中心內容,但又被"兩彈"元勛鄧稼先的愛國熱情和獻身精神貫穿起來,成為有機的整體。這種結構布局匠心獨具,適用于那些內容較多的文章,值得我們學習。
【類文品讀】
早在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之日,中國政府就鄭重聲明,我們的目的在于打破核壟斷,保衛世界和平,我們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打破超級大國的核壟斷,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超級大國的核武器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而不斷發展。我們也不能停步不前。美國人先后進行了900多次核爆炸,達到了目前的水平。我國20多年間只進行了30余次核試驗,這既體現了我國政府在發展核武器上的克制態度--只進行有限的必要的核試驗,同時也反映了我國科學家走的是一條艱難曲折、自強不息的道路,是一條有中國特色、投資少、突破快、效益高、事故少的成功之路。
為此,鄧稼先和他的同事們付出了多少心血、飽嘗了多少甘苦、做出了多少犧牲啊!
自從投身這項事業,鄧稼先就告別了安定的家庭生活。他摯愛孩子,但在孩子幼年時,他因更鐘情于原子彈而忘記了上夜班的妻子的囑托,使孩子們在寒冷的冬夜蜷縮在樓梯口相偎入睡;"文革"時,妻子受沖擊,他顧不了家,孩子沒人管,女兒不到15歲上山下鄉,他這個慈父所能做的,只是在一次出差的歸途中,下了火車,坐上送糞的牛車去女兒那里,把節省下來的兩聽肉罐頭送給女兒……
同另一種犧牲相比,這只是細枝末葉。他和同事們為這個事業貢獻的,毋寧說是寶貴的青春,甚至是生命!我國已經進行的32次核試驗中,鄧稼先親自參加和組織指揮的有15次。有人稱他為"福將",因為凡他主持的重大決策,無一失誤?墒沁@"無一失誤"的記錄是怎么得來的呢?28年的秘密歷程是"心提到嗓子眼上"過來的啊!特別是擔任更高的領導職務后,鄧稼先從理論設計、工程結構設計、加工組裝、實驗測試到定型生產,都是盡量深入第一線,親臨現場指揮、處理問題。這是千軍萬馬為之奮戰的事業,他不能不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啊!
每次試驗前,他吃不好,睡不好,惦記著那比蜘蛛網還復雜萬倍的控制、測試和監視系統的電纜以及儀器設備的成千上萬個環節,惟恐哪一處有什么問題。零時前,心跳從每分鐘70多下加快到130下,血壓直往上躥,高得頭暈。因為從核彈總裝、檢查,到準備發射簽字、放飛,一舉手一投足,都任重如山!
只要到了現場,無論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無論是否需要他親自出馬,無論是不是他的責任,他都感到義不容辭。他已超然物外,不會權衡自己的利害得失,常常忘卻自己是一個大科學家,是舉足輕重的院長。他只想著弄清疑點,查明事故原因,解決問題。
在一次試驗中,為了查清事故原因,鄧稼先獨擔風險,親自前往吉兇難測的中心地點查尋;情況調查清楚了,而他卻不幸遭受到難以數計的放射鐵钚的輻射!
數日后,鄧稼先在醫院進行了體檢;化驗表明,他的小便里有放射性。
妻子知道后,跺著腳向他詢問關于放射性钚的知識。鄧稼先像背書一樣介紹:放射性钚,自然半衰期2.4萬年,由于它的又衰變速率極高,極易被骨髓吸收,能長期存留在人體內。在人體內,它的半衰期是200年,即1克放射性钚,200年后人體內還將剩下0.5克。……
1.第三段中的"為此"指的是。
2.文中畫線的句子使用的修辭手法是,強調了,該句在文中的作用是。
3.為何有人稱鄧稼先為"福將"?這一稱號是怎樣得來的?
4."他不能不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啊"是個句,句中的兩個成語意為。請用橫線畫出能表現此意的句子。
5.當化驗表明鄧稼先的小便里有放射性時,妻子和他的反應有何不同?為什么?
6.文段表現了鄧稼先的怎樣的精神?
(參考答案:1.為了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投資少、突破快、效益高、事故少的成功之路。2.排比;科學家們付出之多;總領下文3.因為凡他主持的重大決策,無一失誤。28年的秘密歷程是"心提到嗓子眼上"過來的,每一次都親臨第一線,小心謹慎,一絲不茍,這是他成功的秘訣所在。4.雙重否定;情況緊急,小心謹慎的樣子從"每次試驗前"到"高得頭暈"。5.妻子是跺著腳著急地向他詢問有關放射性钚的知識,而他卻像沒事一樣背書似的介紹情況。因為妻子擔心他的身體狀況,而他自己卻沒把身體健康放在心上,一心只有工作。6.為科學事業甘于奉獻,鞠躬盡瘁,無怨無悔。)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