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作者:匿名 2009-09-08 18:08:30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通過觀察常見的苔蘚植物的形態結構等特點,進而了解苔蘚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對自然界的意義。
能力目標
1、通過對苔蘚植物的觀察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及實驗能力。
2、通過對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的比較,培養學生的分析、比較、歸納、綜合等思維能力。
情感目標
1、通過了解苔蘚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使學生進一步樹立生物科學的價值觀。
2、通過了解苔蘚植物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的特點,使學生樹立植物體與生活環境相適應的觀點。
教學建議
一、本節知識結構
二、教材分析
苔蘚植物與生活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等特點,是學生了解苔蘚植物主要特征的基礎,同時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苔蘚植物只能適于生活在陰濕的環境中,不能擺脫水的限制,使它在進化上所處的位置仍然比較低等。因此,葫蘆蘚與生活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的特點及苔蘚植物的主要特征,對學生理解苔蘚植物在進化上的位置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這部分知識是本節的重點。
三、教法建議
如果環境允許,課前可組織學生采集周圍環境中生活的苔蘚植物。教師也應該準備葫蘆蘚或小墻蘚的實物或浸制標本、掛圖、照片等。
圍繞苔蘚植物的生活環境、生活習性、形態結構等內容組織學生學習和討論。除了利用掛圖以外,還應該指導學生用放大鏡觀察苔蘚的實物,如:植株的形態和顏色、莖的長度(注意不包括蒴柄和孢蒴),莖的質地、莖有無筋絡(輸導組織)、葉的厚薄和大小、有無葉脈。然后要求學生撥開土粒,尋找苔蘚植物的假根,讓學生描述它的形態。觀察結束后,讓學生憑借已經學過的知識,說出莖、葉和假根的功能。要特別關注苔蘚植物的假根只有固著土壤的作用,它不能吸收水和無機鹽。要仔細觀察苔蘚植物的葉的厚度,最好能將其與種子植物的葉進行比較,以理解苔蘚植物的葉除了進行光合作用外,還兼備從環境中吸收水和無機鹽的功能。教師幫助學生分析出苔蘚植物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與它生活的陰濕環境是相適應的。
討論苔蘚植物與自然界以及與人類的關系時,要引導學生自己收集資料,全面分析問題,讓學生逐步建立這樣的觀念,即對自然界中的生物,人類一方面要利用,另一方面要保護。
教學設計方案
重點:
1、苔蘚植物與生活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等特點;
2、苔蘚植物的主要特征。
難點:苔蘚植物與生活環境相互的適應性。
設計思想:
由于學生對苔蘚植物具有一定的接觸和了解,所以可以由學生切身的體會入手,展開教學。借助實驗觀察,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從而得出苔蘚植物的主要特征。對于苔蘚植物對自然界的意義,學生可能了解的并不多,可以利用豐富的資料讓學生進行分析。這個活動可以安排在課前讓學生進行收集。
手段:采用觀察實驗、分析討論、教師歸納總結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教學。
教學過程:(本課題參考課時為1課時)
一、導入: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