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作者:匿名 2010-01-28 14:44:53
13.(1)為了降低汽車尾氣對空氣的污染,可用某種納米級氧化劑作催化劑,使尾氣中的一氧化碳與氮氧化物(NOx)反應,轉化為空氣中含有的兩種氣體(其中一種為單質),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NOx發生了______________(填“氧化”或“還原”)反應。
(2)超臨界CO2氣體是一種與水相似,能阻燃、溶解能力強的溶劑,被稱為“綠色環保溶劑”。它作為“綠色環保溶劑”的原因之一是能代替許多有害、有毒、易燃的有機溶劑,原因之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仔細審題,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判斷生成物N2和CO2。
答案:(1)NO+CO N2+CO2 還原 (2)無污染
14.(1)沐浴在陽光下的綠色植物悄悄地進行著一個重要化學變化——光合作用。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可表示為:水+二氧化碳 淀粉+氧氣。由此可推斷淀粉的組成中一定含有_________元素,可能含有________元素。
(2)該反應的反應物與生成物中,屬于單質的是________ (填化學式),屬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學式);該反應將________能轉化成了有機物中的化學能。
思路解析:考查質量守恒定律,單質、氧化物概念。
答案:(1)碳、氫 氧
(2)O2 H2O CO2 光
15.某同學用右圖裝置粗略地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圖中燒杯中盛放的生石灰(即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同時放出大量熱。燒杯上方玻璃管(預先固定好)中部有一可左右滑動的活塞,活塞左端管內封有空氣,活塞右端的玻璃管口跟外界空氣連通。白磷很易燃且燃燒產物與紅磷燃燒的產物相同,實驗開始前活塞處在刻度5 cm處。
(1)向燒杯內加入適量水,與生石灰反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寫出反應的文字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觀察到玻璃管內開始發生的現象:白磷(足量)________________;活塞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動。
(3)反應結束,恢復到室溫后,活塞應停在約________cm處,據此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此實驗是通過生石灰和水反應產生的熱量使白磷燃燒,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答案:(1)產生熱量 生石灰+水 氫氧化鈣+熱量
(2)燃燒,左
(3)4 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 16.(2005山東青島中考,33)某化學活動小組以“酸堿鹽的性質”為主題,進行探究學習,請你作為該小組成員來解決下列問題:
(1)小剛同學說:“酸溶液呈酸性,堿溶液呈堿性,則鹽溶液一定呈中性。”你認為這種推理________(填“正確”或“不正確”),你的例證是________________。
(2)小麗同學從某一欠收農田里取回一份土壤樣品,請你用兩種不同的方法幫小麗測出該土壤樣品浸出液的酸堿性(只寫出所用試劑的名稱即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檢測的結果呈酸性,那么要改良此土壤,應該向農田里施加_______。
(3)請你設計一個實驗,能通過清晰可見的現象,除去氯化鈣溶液中的少量稀鹽酸。你的實驗方案是(寫出實驗操作、現象和結論):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