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辭 文言文中有些比喻、借代用法不便直譯,若直譯,意義會發生變化,這就必須借助意譯,將其準確譯出。 ①而敬恒躬行,與相鼎足,顧未有知之者。 此句中 鼎足 為比喻說法,若直譯為 鼎的腳 肯定不合語意,應譯為
2025-03-29
通假字 文言文中時常有通假字、古今異義詞、偏義復詞、固定格式等,翻譯時應仔細辨別。 ①章君負濟世長才,當閩寇壓境,嘗樹旗鼓,礪戈矛,帥眾而搗退之,蓋有意植勛業以自見者。 此句中 見 是通假字,通 現 ,譯為
2025-03-29
一詞多義 文言文中經常出現一詞多義現象,翻譯時應根據其具體語境在現代漢語中尋找恰當的詞語置換。 ①其兄自有時名,滯于冗官,竟不引進。 此句中 名 在古代漢語中有 名字,名稱 命名,取名 名號,名分 名聲,名譽
2025-03-29
詞類活用 文言文中經常出現詞類活用現象,如名詞活用為動詞,名詞做狀語,動詞活用為名詞,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形容詞活用為名詞,名詞和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名詞、動詞、形容詞的使動用法等,翻譯時要特別注意這些情
2025-03-29
省略 古代漢語習慣省略而現代漢語一般不省略,所以,在翻譯時應該先將省略的內容補充出來,然后再翻譯。有些語意上不連貫的地方,翻譯時也要做必要的補充。 ①越中無足與語,至生來,令我日聞所不聞。 此句中 越中
2025-03-29
特殊句式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如賓語前置句、定語后置句、狀語后置句等,翻譯時應將其還原成現代漢語的句式。 ①皆汲汲于名,而惟恐人之不吾知也。 此句中 不吾知 屬賓語前置,否定句中代詞 吾 做動詞 知 的賓語放
2025-03-29
選 就是選擇,文言文中一詞多義,一詞多用的現象很常見,因此要選用恰當的詞義翻譯才能使句子正確。 例: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兵 是一個多義詞,它有 兵器;士兵、軍隊、軍事、戰爭 等義項。例句中的 兵 翻譯時應
2025-03-29
替 就是替換。 1、用現代詞匯替換古代詞匯。 2、替換成同義或近義的現代詞或詞組。 例1: 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 這句中的 愚 ,要換成 我 ; 悉 ,要換成 都 ; 咨 ,要換成 商量 。 例2: 先帝不以
2025-03-29
意 即意譯,就是指在透徹理解原文內容的基礎上,為體現原作神韻風貌而進行整體翻譯的今譯方法。文言文中的一些修辭格如比喻、互文、借代、婉曲等,不能直譯的要恰當處理,將其意譯。 1、互文不可直譯 互文,上下文
2025-03-29
直 即直譯,就是指緊扣原文,按原文的詞句進行對等翻譯的今譯方法。對于文言文的實詞、大部分虛詞、活用詞和通假字,一般是要直接翻譯的,否則,在考查過程中是不能算作準取得翻譯。 例: 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譯
2025-03-29
縮 就是凝縮,文言文中的有些句子,為了增強氣勢,故意實用繁筆,在翻譯時應將其意思凝縮。 例: 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譯句: (秦)有吞并天下,統一四海的雄心。 編輯推薦:
2025-03-29
擴 就是擴展。 1、單音節詞擴為同義的雙音節詞或多音節詞。 例: 更若役,復若賦,則如何? 譯句: 變更你的差役,恢復你的賦稅,那么怎么樣呢? 役 、 賦 擴展為雙音節詞。 2、言簡義豐的句子,根據句義擴展其內容
2025-03-29
留 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義相同的詞、專有名詞、國號、年號、人名、物名、人名、官職、地名等,在翻譯時可保留不變。 例: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譯句: 慶歷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貶到巴陵郡做太守。 慶
2025-03-29
調 就是調整,在翻譯文言文倒裝句時,應把古漢語倒裝句式調整為現代漢語句式,使之符合現代漢語表達習慣,才能使譯句通順。這就需要調整語句語序,大體有三種情況: 1、前置謂語后移 例: 甚矣!汝之不惠。 可調成
2025-03-29
刪 就是刪除,凡是古漢語中的發語詞、在句子結構上起標志作用的助詞和湊足音節的助詞等虛詞,因在現代漢語中是沒有詞能代替,故翻譯時無須譯出,可刪去。 例1: 夫戰,勇氣也。 譯句: 戰斗,靠的是勇氣 。 夫 為發
2025-03-29
京ICP備09042963號-13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7853號
中考網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19 www.huayeff.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