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09-11-19 10:53:30
摘要:8點,瑞瑞60多歲的婆婆來接孫子去老師家里補習。“昨天晚上幾點睡的呀?”路上,婆婆問著孫子,“10點左右!”瑞瑞還帶著睡意地回答。“怎么這么晚。”“爸爸要我做完補習課上的作業再睡,有…… |
正文內容(添加時刪除此行)
今年春季開學,北京市教委對學生在校時間、家庭作業等出臺了一系列“減負”政策,學校立即聞風而動給學生“減負”,但家長們紛紛不領情,趁著周末給孩子“增負”。記者周六周日調查采訪發現,除了一些中學生在私自找老師補課外,更多的小學生也加入了補課行業,他們背著書包成為了周末年齡最小的“上班”一族。
小學生周末忙補習
“起床了,去晚了就聽不到老師講的重點了,我們可是單獨拿錢補課的呀,去晚了劃不來!”昨日7點30分,鬧鈴響起,家住大渡口鋼花小區的唐先生連聲催促讀小學三年級的兒子瑞瑞起床。
8點,瑞瑞60多歲的婆婆來接孫子去老師家里補習。“昨天晚上幾點睡的呀?”路上,婆婆問著孫子,“10點左右!”瑞瑞還帶著睡意地回答。“怎么這么晚?”“爸爸要我做完補習課上的作業再睡,有幾道我做不來,想了很久!”婆婆心疼的摸了摸孫子的頭。
路上,有很多瑞瑞這樣背著書包去補課的小學生。
8點25分,婆婆將瑞瑞送到老師的家屬區樓下。跟瑞瑞一起補習的有8個學生,8點30分準時上課。孩子基本上都是由婆婆爺爺、外公外婆護送的,看著孩子們上樓去了,幾位接送的老人就各自回家為孫子準備午飯。
家長孩子都喊累
唐婆婆告訴記者,瑞瑞每周六上午補習數學、下午補習英語、周日上午補習語文,只有周日下午可以休息。每科補習費一個月一百元,每個月4次,每次2-3個小時。由于兒子、媳婦在工廠里上班,只有周末能休息,于是接送孩子補習的任務就落在了他們老人身上。
采訪中,前來接送孫子補習的張爺爺為孩子每周學習這么累很是擔憂,“這么小的孩子,每天都睡眠不足,真是太可憐了!”
“不管刮風下雨,每到周六周日都要接送孩子去補習功課,實在是太累了!”家住大坪的58歲的林先生無奈地說,他孫女今年7歲半,在讀小學二年級,這一個多月不管刮風下雨,林先生都要按時接送孫女去“補習”。
學生聲音
“我很想得一次感冒,休息幾天”
當記者詢問一個胖男孩對補習的看法時,這個男孩看了記者一眼,隨后認真地對記者說:“我特別想玩,你是大人,能不能幫我出個主意,既能瞞過大人又不挨爸爸媽媽批評?”
“我很想得一次感冒,休息幾天!”一個小女生這樣說道,開學時,她發燒生病,媽媽就讓她在家休息了3天,周末也沒去補習。“要是我又感冒生病了,就可以不用去補習了!”
孩子天真的話語讓記者無語。
專家觀點
心理專家:學習壓力大易患“心病”
重慶師范大學心理學副教授劉東剛尖銳地指出,讓孩子每天學習連軸轉,對家長來說這是挖潛,但從孩子成長的角度來說,這是一種摧殘,現在有不少孩子患了強迫癥、抑郁癥、兩面人格癥等心理疾病。
劉東剛指出,孩子學習最需要的是興趣,作為老師和家長應該把孩子的興奮點引到學習上,讓他們愛學、進而會學。如果只是一味地加大學習量和學習時間,孩子將來肯定對學習產生厭倦情緒。即便有能力,由于情緒上的逆反,也會拒絕學習。
專家們指出,對正在成長期的孩子們來說,玩也是一種學習,也能進行諸如人際交往技能、處理問題能力等多種能力的培養,玩被剝奪了,就等于學習也被剝奪了。
教育學家:“增負”背后的體制原因
重慶教育學家凌霄指出學校做“減法”,家長做“加法”,這種教育怪現象,其實不能過多地責怪家長們,應該看到現象背后深藏的體制原因,即現行高考指揮棒的缺陷所在。“減負與按分升學不相符”,也正如眾多家長的控訴,“減負應落到實處,考試升學制度應改革”。毋庸置疑,如果高考的指揮棒依然故我,“獨木橋依然還是獨木橋”,則“減負”只能是一句空話。
因此,中考、高考及會考教育考試改革勢在必行?梢赃@樣說,如果中考、高考指揮棒不盡快扭轉片面化的人才評價方式,素質教育在中小學的推行將非常困難。
權威說法
市教委:希望學生家長配合“減負”
針對“學校給學生‘減負’,家長們卻紛紛要求‘增負’”的現象,市教委有關負責人認為,不能簡單地責怪家長們。該人士稱,目前,我市義務教育完成了“兩基”任務,普高升學率近年一直穩定在70%,高等教育質量不斷提高,新義務教育法的頒布對實施素質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此時提出“減負”,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
各中小學必須下決心把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減下來,絕不允許違規現象發生,北京市教委將堅決查處違規學校和相關負責人。
同時,他也希望學生家長積極配合該措施的實施,讓學生在輕松環境下健康成長。
家長態度
學校布置作業少家長鬧轉學
一位小學二年級的老師告訴記者這樣一件事:學校按照北京市教委要求堅決給孩子減負,老師就在上課的時間里讓同學們把作業完成,回到家后就讓孩子們自己讀一讀課文,沒有布置書面上的作業。
一位家長就覺得老師、學校不負責,稱:“不布置作業的學校還沒見過,學生來學校就是學習的,不通過做作業怎么能加強學習的印象呢?”隨后這位家長鬧著轉學,讓學校很是無奈。
在重慶書城,記者遇到一位給孩子挑選課外輔導書的家長,這位家長一下子購買了7本。她說,孩子在學校功課少了,也不補課了,回家可就不能再讓他“掉以輕心”。
黃女士已經給11歲的兒子開了4年“小灶”,家教換了9人。“說實話,現在學校‘減負’,但我們不敢‘減’。整個社會都是趨同地為孩子加上勝利的籌碼,各式各樣的考試、個體評價,哪一樣不是競爭?哪一樣不需要‘技高一籌’?”受過高等教育的黃女士說,“無論富有貧困,權重位低,沒有哪一個家庭不在盡力為下一代爭取最大的籌碼。因此,才有火爆的少年宮及各式培訓班。”
在采訪中,有一些家長對減負問題持有懷疑的態度,孫子在上小學的張大爺更是直截了當地發問:“作業少了,負擔輕了,孩子以后還能考上大學嗎?”另一位學生家長劉先生也對此質疑:“雖然說考不上大學也有別的出路,可是不可否認高考就是一座‘獨木橋’,孩子考不上大學讓他干什么去?如果減負將孩子的學習成績‘減’了下去,這么大的責任誰能承擔得起?”
“不給孩子們減負吧,看到他們那么勞累的模樣實在心疼,給他們減負吧,又擔心他們會因此成績下降,真是一件兩難的事啊。”市民李女士道出了大部分學生家長的心聲,“即使為孩子們減了負,家長們身上的負擔也不會減,只會更重。孩子在家時間長了,家長要承擔起孩子學習更重要的責任,了解孩子學習習慣,引導孩子學習興趣,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效率等,都會為家長‘增負’不少。”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