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 2010-06-24 09:51:24
升入初中,孩子學習科目、學習方式都較小學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學生成績水平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但進入初二年級時這一差距有增大的趨勢,尤其突出表現在英語和數學兩門學科,這種分化直接影響著學生在整個中學階段的學習成績。
造成分化的原因主要有幾個方面:
一是初二的教學內容增加。升到初中二年級后,學科增加(如物理),各科難度有所增大,教材內容也較以前復雜,廣泛,教學要求相應地提高,另外一個顯著的變化就是思維方式由“形象思維”為主,變成“抽象思維”為主。
二是初二年級學生年齡正處于青春發育期,即平時所說的“心理斷乳期”。他們出現對異性的好感,情緒極不穩定,思考的問題開始多了,注意力就比較難于集中到學習上來。
三是孩子自身的差異使然。一部分有毅力、學習自覺、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生,通過初一的適應與摸索,形成特有的學習方法,學習興趣濃厚,在初二學習中會更加得心應手,成績越來越好;而學習目標不明確、自控力差的學生,成績自然很差。
還有部分學生盡管看似學習很認真,但仍然按小學的思維方式去學習和思考,當然會變得力不從心,并且因受挫而喪失了學習信心,而且這樣的孩子還會隨著學習內容的加多、加深落下更遠。此外,家庭的困擾、親子關系對立等也對初二學生學習成績的分化有一定影響.
要減少初二學生學習分化嚴重,防止成績滑坡,作為家長,首先要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寬松的的家庭環境。家庭變故,父母的爭吵,工作的變化等都會使孩子分心,對孩子的情緒有影響,進而影響到學習.所以盡量保持家庭的和諧、穩定,盡量不改變生活狀態。如果非改變生活狀態不可,也要考慮孩子的承受力。有些事情應試著跟孩子溝通,取得孩子的理解,孩子也在承受中慢慢長大。
家長要看到孩子初二階段的學習在整個初中學習階段中的地位和這一階段學習的特點,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搞好學習的主要因素,對個人的學習終身受益。然而,部分小學和初一的家長怕孩子吃苦受累,希望孩子能快樂成長.現實卻容易造成學生貪玩成性,不思進取,學習習慣非常糟糕;還有部分家長督促、教育不夠,也使孩子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其實,只有會學習的孩子才會有真正的、長久的快樂。所以我們家長必須根據孩子的自身情況,指導并嚴格督促孩子養成嚴謹、扎實、高效的學習習慣。要求孩子認真復習鞏固初一階段所學知識,把初二階段的學習內容掌握好,以增強初三學習階段的實力,以利于孩子在后續的學習階段輕裝上陣。
同時要針對孩子的具體情況加以指導,比如聰明的學生,要注意提高學習的計劃性,思維的邏輯性,忍耐力等.幫助他們養成反思的習慣。而學習上費功夫不少,但是學習成績總不理想的孩子,有可能是學習不適應性的表現。可以加強學法指導,也可有意識地讓孩子跟其他成績優秀學生多接觸學習,借鑒其他人好的學習方法和經驗。
對成績已經退步了的孩子要查漏補缺,把落下的內容盡快補上,同時扎實學好目前的課程;而對學習很不認真成績滑坡的孩子要及時找原因,客觀公正,切忌一味批評、訓斥.鼓勵總比批評效果好.給孩子時間,允許他們慢慢成長.
家長不論多忙,都不能忽略了孩子,要時刻關注孩子的身心變化,了解他們的學習生活交友狀況,多與孩子親情交流,多與老師聯系。發現肯定孩子的閃光點,及時鼓勵,當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心理解和尊重,父母期望的結果往往就會水到渠成地實現.
推薦閱讀: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