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 2010-09-15 15:03:25
魯迅的多篇作品被踢出新版高中語文教材,再次成為大眾議論的話題。雖被證明消息不實,但確實提起了一個公眾很敏感的問題,就是對語文教材內容的選擇。我不是高中一線語文教師,按理說,對教材的編寫、文章的選擇都沒有發(fā)言權。但作為一名曾經歷過高考、接受過高中語文應試教育的考生,內心不免有些感想。
記得錢理群教授在《我的精神自傳》中是這樣解讀《紀念劉和珍君》這篇文章的:
這篇文章重點不是講劉和珍怎樣的勇敢,軍閥怎么鎮(zhèn)壓,而是講魯迅自己內心的困惑。文章一開始,學生問:“先生,你寫了紀念文章沒有?”魯迅說:“沒有。”“你還是寫一點吧,劉和珍生前就很愛看先生的文章。”那就寫吧。可是要寫了,魯迅又想:“寫了又有什么用?”所以又想不寫。但不寫也不行啊。日子過去了,人們會忘記了……整篇文章就是這“寫”還是“不寫”,“說”還是“不說”的矛盾。這背后就是一個“紀念”還是“忘卻”的困惑。所以后來魯迅還有一篇文章,題目就叫《為了忘卻的紀念》。這也是讓魯迅困惑終生的。
一直以來,在我們的語文課上,魯迅都被政治化、革命化和意識形態(tài)化。魯迅是文壇斗士、是民族脊梁,他高大、偉岸、不妥協(xié)、敢于斗爭,這類“神話”的教條雖然塑造了魯迅鐵錚錚的革命形象,但也將一個無比豐富、有愛有恨、內心糾結的生命個體遠遠地疏離了讀者。
錢先生的解讀則提供了一種獨特的視角,他從“人性”的角度出發(fā),站在魯迅的立場上,把魯迅內化為自身,這樣,魯迅就被還原成了一個有血有肉、立體感很強的人。魯迅當時內心的挫敗感,就好比現在許多媒體時評人的內心感觸——寫還是不寫,寫了又有什么用?這種矛盾、無奈與糾結正如有時評人所說:“無力感可能是每一個作評論的人最大的困惑。”兩年前讀到錢先生這般解讀,我感到很震撼,所以至今難以忘懷。
9月10日一位一線教師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對中學教育來說,教師的水平可能比教材的篇目影響更大。”也許,錢先生的解讀對不諳世事的中學生來說,有一定的深度,但能夠真正對學生的心靈產生影響、啟發(fā)思考的也正是那些發(fā)自內心、真實的感觸,而不是課堂上冷冰冰、機械地、過分糾纏于對錯的題海戰(zhàn)術。
然而,長久以來,學生習慣了老師的灌輸,習慣了標準答案的腐蝕,致力于掌握解題技巧,教師的授課方法早已被“應試”固化,千人一面,而獨特、新穎的思想則被視為“異端”,不被現實接受。盡管我們的媒體報章、教育專家、學者樂此不疲地呼吁素質教育、教育改革,但又有多少學校、多少教師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不顧升學率,不顧各種行政考核標準,以學生的考試成績和前途為代價,大膽地改革和實踐呢?
其實,不管媒體人怎么爭論,落實到課堂上影響甚微,一線教師最清楚,備考的高中生也最明白——“應試”才是硬道理。誰的文章入選、誰的文章被踢出,考生們會真的很在意嗎?只要應試教育體制不變,再好的文章入選,也難逃淪為應試作品的命運,學生們最終還是要面對高考這張試卷,而一線教師也早練就一手操刀的好本領,都能按照考試要求將任何美文“格式”化、肢解成無數帶有標準答案的考題。踢出魯迅作品與否、保留幾篇,這些小修小補都無法撼動我們的整個教育方式。如果魯迅在天有靈知道自己的作品被“踢出”,恐怕也會覺得是萬幸。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