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左岸讀書 2011-10-28 17:28:57
【前言】求知欲:人的一種內在的精神需要──認知的需要。人在生活、學習和工作中面臨問題或任務,感到自己缺乏相應的知識時,就產生了探究新知識或擴大、加深已有知識的認識傾向;這種情境多次反復,認識傾向就逐漸轉化為個體內在的強烈的認知欲求,這就是求知欲。求知欲強的人自覺地、積極地追求知識,熱情地探索知識,以滿足其精神上的需要。
之所以把“求知欲”這個定義貼在這里,是因為我覺得求知欲當是教育的前提,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務,不是灌輸知識,而是激發受教者的求知欲。教育的本質不應是制造,而應是創造;教育的特點不應是千篇一律,而應是不拘一格;教育的結果不應是萬馬齊喑,而應是百家爭鳴。所以,教育的成敗與否,就在于是否能夠激發并正確引導受教者的求知欲。
讀書讀了這許多年,結合自己的受教育經歷,既遺憾于沒能完整保存下當年那如饑似渴般的求知欲,也慶幸于沒被萬惡的應試教育體制荼毒得不可救藥,如今尚能對這教育體制發出些許感慨也算沒有完全泯滅天性,余心甚慰。本文將結合筆者自身經歷,從受教者角度來回顧求知欲的發展歷程,力圖能對教育者提出可供參考的建議。
【概述】教育的目的應是引導人發現自己的興趣,激發人不斷探索求知的欲望,進而挖掘自身不同尋常的潛能。這樣既能高效地培養各行各業所需的人才,也能不斷為國家和民族提供創新之源,更能體現對于個體人權之尊重。如果我們的教育體制走向了產業化的道路,如果我們的年輕人依然如流水線般地被整批送進學校工廠的生產車間,那么這將不僅是教育的悲哀,更是我們這個國家和民族的悲哀。在唯生產力至上的時代,如果非要說教育亦是一種生產工具的話,那么,教育所生產的不是中規中矩、亦步亦趨的機器,而是層出不窮、源源不斷的思想。一個民族,只有思想博大豐富,才能永葆生機和活力,才能不被外來文化所侵蝕和同化,才能永遠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關鍵詞1】興趣
記得在上初中的時候,我就對歷史課和英語課情有獨鐘,現在想來應是一種興趣,但在當時并不明白其中的具體緣由。當時喜歡歷史課并不知道“讀史使人明智”的道理,只是把歷史課本當做故事書來讀,卻也讀得津津有味、喜不自勝,成績倒也是扶搖直上、名列前茅;喜歡英語課也沒想到將來要用來跟老外打交道,只是覺得這種語言的發音及語法倒是都挺有趣,于是學音標時學得孜孜不倦,學語法時也喜歡刨根究底,背課文也是背得行云流水、酣暢淋漓,自然,英語成績從來也沒有拉過后腿。
對于我這個比較晚熟的孩子而言,在并不懂事的年紀就能發現自己的某種興趣(雖然當時并不知道這就是自己的興趣所在),實在是件值得慶幸的事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果然如此,一旦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即便沒有老師的教導,即便沒有功利的誘導,一樣可以學得出類拔萃、卓爾不群。反過來講,最成功的教育便是使人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然后給他們以完全的自由去發揮演繹。
現在想來,初中當是我好奇心最重,興趣也最濃厚的時候,而且那時的我有足夠的自由去弄明白自己想要去了解的事情。也是在那個時候,我做了很多筆記用來記錄課外知識,花了大量的時間在動畫片上面以滿足我天馬行空般的想象力。那時的我無憂無慮,卻又貪婪得如海綿一般吸收著各種課外知識,既沒有為學習成績而煩惱掛心,也沒有為升學壓力而焦躁不安。
【關鍵詞2】思想
思想是個很玄妙的東西,看不見、摸不著,只能憑感覺去判斷。
高中時代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橋段是這樣一副情形:晨讀的時候,語文老師把我叫出去談話,首先她把我贊揚了一番,說我是個很有“思想”的學生,我雖然后知后覺,卻還知道這是句夸人的話,心中不免一陣狂喜。現在想來疑點有二:其一,當時我那么低調,居然還被語文老師察覺到了我的思想內涵,老師如此慧眼如炬?其二,那時她是不是找每個人談話的時候都用這樣的夸獎來做鋪墊呢?于是后面的對白便是這個樣子:“所以我很納悶為什么你的語文成績一直提不上去呢?”“。。。。。。”。
我不知道語文老師究竟是從哪點察覺到了我的思想,不過其時我確在為語文教學的前路擔憂。由于憤慨于高考前語文復習的枯燥乏味,我開始暢想起了語文教學是否應該進行一番大刀闊斧的改革以利于培養學生自主思考和獨立判斷的能力。然而,令人失望的是,語文的考核方式已然將這種念頭扼殺在萌芽狀態。約定俗成的字詞考察毋庸置疑,然而對于現代文的解讀實在令人苦不堪言,每每百思不得其解之時看到答案中的注解簡直啼笑皆非、哭笑不得,我不知是該質疑自己的理解水平還是該膜拜出題者的牽強附會、東拉西扯,總之這樣的語文教學讓人窒息。就是在這樣的壓抑與反抗中,我的語文成績依然在有“思想”的學生不該考出的層次上徘徊。
如果我的“思想”是來源于對語文教學的不滿與憤慨,那么現在我更應該對自己思想的進一步深刻而感到欣慰不已了。之所以說“深刻”或許是因為挖掘到了問題的根源所在,這便是現在的語文教學一直在采用白話文,而逐漸摒棄了最富有內涵、最具有承載力的文言文。正因如此,璀璨幾千年的中華民族思想文化逐漸稀釋淡薄以至于流失,更至于現代人對自身民族文化認同感漸趨于無,卻對舶來文化趨之若鶩。
【關鍵詞3】自由
在受了高中幾年半軍事化的管制之后,幸好我還有一息尚存,得以呼吸到大學里自由的空氣。雖然大學期間留下太多不堪回首的記憶,但總歸是必須為自由所付出的代價。說是“自由”未免有點冠冕堂皇,說是“放縱”或許才算貼切。大學階段,我在生活上一直信馬由韁,思想上更加憤世嫉俗,學習上終于一塌糊涂。“翹課”、“掛科”、“補考”、“重修”成為家常便飯,讓人羞憤交加的成績單也不失時機地被寄回了家。痛定思痛之余,我終于開始反思這樣的大學生活有何意義,這樣的狀態怎能對得起這么有思想的自己?
想來想去,大學期間在學業上的一無所獲除了要歸因于對所學專業的了無興趣外,還在于思想上變本加厲地否定一切看不慣、想不通的東西。從本質上講,我所謂的大學生活不過是對高中時代的延續,一種在高中階段未能正常生長的叛逆思緒在大學階段呼吸到自由空氣后一發不可收地瘋長了起來。然而,這樣的叛逆本該在人思想逐漸成熟之時逐步退出人生舞臺,可我卻在大學行將畢業之際才如夢初醒、恍然大悟,思想之晚熟可見一斑。
也正因大學期間在思想上的“只破不立”,我始終對于人生的歸途、未來的前景充滿迷茫與惶惑。“所謂大學者,非有大樓之謂也,而有大師之謂也”,講這話的梅貽琦校長可謂深諳大學教育之道。雖然我個人的發展歷程似比常人慢了幾個節拍,不過依然可以從中得出的結論是,大學生在思想上是最需要大師的引導來步入正途的。我的大學處于正在建設中的新校區,對于新樓房的期待,我別無奢求,只可惜,除了見識了幾個會念書的教書匠外,始終無緣聆聽可謂“大師”的諄諄教誨,此誠大學期間最為遺憾之事。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