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2014-05-27 10:06:42
2.明確中心
(1)抓標題(2)從分析開頭入手(3)從分析篇末入手
(4)抓議論、抒情語句
概括主要內容,一般這樣一些常用詞語:
本文記敘了……,描寫了……,介紹了……,通過……,等等,概括寫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
表達……、抒發……、贊美……、歌頌……、揭露……、鞭撻……、諷刺……、說明……、揭示……、反映……等。
3.分析詞的含義和作用:
①解釋詞的本義(有時不需解釋)→②聯系上下文分析在文中的意思→③表達了作者或文中人物……的感情。即(字面義)+語境義+情感義
在分析時應貫徹這樣的原則: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
4.文段(各種文體)中指代詞指代對象的判斷:
(1)常考的指代詞有:這、那、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
(2)一般是往前找;
(3)找到之后,將找到的內容放在指代詞所在句中讀一讀,看是否適合。
5.理解句子:
(1)分析句子的表達作用
①抓關鍵詞:(字面義)+語境義+情感義
②抓修辭:
比喻:形象生動
擬人:賦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動作),使……人格化,形象生動
夸張: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突出/諷刺/強調了……
排比:增強了語言氣勢
對比:形成強烈反差,突出了……
對偶:句式整齊,形式優美,音韻和諧
反復:強調/突出了……
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反問:加強肯定/否定的語氣
引用:使內容更真實、準確、深刻、精密
反語:增加諷刺意味
(2)理解句子的深層含義、特殊含義
①運用比喻、象征手法的,答出本義。
②抽象的、概括的:意義談具體,用淺顯的語言答出來。
(3)關鍵語句的作用
①開頭句環境描寫:點明故事發生的地點、環境,引出下文,為下文情節發展作鋪墊。
其他:開篇點題;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調;設置懸念;總領全文或引出下文;為下文情節發展作鋪墊。
②結尾句:總結全文;照應開頭;點明中心;深化升華主題;留有余地,給人想象空間,耐人尋味。
③過渡句:承上啟下;總結上文;開啟下文。
④照應句:照應是指上下文之間的相互照顧和呼應。可以分為:開頭(起段)與題目的照應、開頭與結尾的照應、前設懸念后有照應(即文章前后照應)、相同或相近的語句照應。
作用:連貫緊湊、結構嚴謹、中心突出。
6.記敘文人稱使用及作用
第一人稱:便于直抒胸臆,給人親切感和真實感。
第二人稱:便于直接與讀者交流。
第三人稱: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能從多方面自由敘述。
7.開放式試題的解答
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要求根據選文材料談看法、感受和啟示:一般情況下,這種題目要針對文章的主題來理解。
(2)結合實際闡述對選文內容的理解: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或者是針對當代青少年的實際情況,從正面看待問題。
(3)對文中的人物進行評說:先談這是個怎樣的人物形象,然后再說自己對他的看法。
(4)根據生活、學習經驗,判斷優劣,對選文材料談自己獨到的見解:不一定面面俱到,可以從某一個方面進入。
(5)聯系實際對文中說明的現象提出合理化建議和設想:大膽想象,同時注意措施的可行性。
(6)發揮聯想、想像補寫有關內容。
(7)對文中的藝術手法或美點進行賞析。
答題套路:
(1)表達時最好要有標志性語言。在答題時可以用“我認為……。比如……”這樣的標志性語言。先用“我認為……。”言簡意賅地表明自己的觀點。
(2)再用“比如”、“例如”之類的詞語,運用舉例論證或道理論證來支撐自己的觀點。這樣,不僅給閱卷老師留下觀點鮮明之感,而且給人以條理清楚,論證有力的良好印象。
(3)表達內容要緊跟時代步伐,貼近生活實際。
(4)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5)語言要通順,表達要流暢。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