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基本實驗操作——洗滌儀器(玻璃儀器)(一般容器用水洗,內壁附物用刷洗;壁內若有不溶物,鹽酸溶堿堿溶脂;儀器洗凈有標準,水不成股不聚滴。)
方法:倒去廢物,用水沖洗并加以振蕩,振蕩后把水倒掉,再注入水,振蕩后再倒掉,這樣連洗幾次。如果內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質,要用試管刷刷洗。刷洗時須轉動或上下移動試管刷,但用力不能過猛,以防試管損壞。
標準:內壁附著均勻水膜,不聚滴也不成股流下,表示儀器已洗干凈。
特殊油污:如果玻璃儀器內壁上附著不溶于水的堿、碳酸鹽、堿性氧化物等,可先用稀鹽酸溶解,再用水沖洗;如果玻璃儀器內壁附有油污,可先用少量純堿溶液或洗衣粉刷洗,再用水沖洗。
常見考法
學習化學的一個重要途徑是實驗,正確觀察、描述和理解化學實驗現象是學習化學和科學探究必備的技能。實驗前,必須設計好實驗現象記錄表和實驗報告表;實驗中,要細致地觀察、準確地描述、認真地記錄實驗現象;實驗后,要認真填寫實驗報告,在實驗報告中,說明和解釋有關實驗現象。本知識點的知識跨度深,容量大,中考時是一個經典的考點,涉及題型有選擇、填空、探究等,在學習時要掌握上述基礎知識,才能無障礙解題!
誤區提醒
1.量筒不能加熱,不能量取溫度過高的液體,也不能作為化學反應和配置溶液的容器;量筒沒有零刻度線。
2.用過的滴管要立即用清水沖洗干凈,以備再用,嚴禁用未經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別的試劑;滴瓶上的滴管不要用水沖洗,但是一定要專管專用。
3.固體用匙或紙槽,一送二豎三緩立。塊固還是鑷子好,一橫二放三慢豎。液體應盛細口瓶,手貼標簽再傾倒。
4.量筒讀數要與切面平,仰視偏低俯視高。滴管滴加捏膠頭,垂直懸空不玷污。不平不倒不亂放,用完清洗莫忘記。
5.酒精燈的使用:酒精不能燃著加,三分之二量最大;拔掉燈芯插漏斗,以免酒精往外流;點火要用火柴引,萬一失火抹布蓋;熄燈要用燈帽蓋,切忌嘴吹釀火災。
6.液體加熱:加熱常用試管夾,試管中上部位夾;l/3容積為最佳,藥液體積不超它;
7.移動試管預熱前,應把外壁水擦干;管口不朝人方向,傾斜45°為最佳。
8.固體加熱:藥品平鋪試管底,受熱均勻面積大;管口略比管底低,防水倒流炸試管; 試管夾持中上部,均勻加熱試管后,集中外焰把熱加。
【典型例題】
題1、小明在探究蠟燭燃燒的過程中,發現罩在火焰上方的燒杯內壁被熏黑。他的以下做法中你認為不合適的是( )
A.反復實驗,并觀察是否有相同的現象
B.查資料,了解石蠟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物質是什么
C.因與本次實驗目的無關,故不予理睬
D.詢問老師或同學,討論生成黑色物質的原因
解析: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在實驗中往往會發生一些意外的現象,千萬別輕易忽略這些細節,許多發明和發現都是源自實驗中發生的與期望不符合的現象或數據。歷史上很多科學家就是從類似的意外發現中,不斷地探究進而取得了令人羨慕的成就。在探究過程中,除了實驗和觀察外,查找資料、與他人交流等也同樣是獲得證據的重要方式。因此A、B、D的做法都是可取的。
答案:C
題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把塊狀的鋅粒裝入試管時,先把試管傾斜,把鋅放在試管口,再把試管慢慢豎立起來
B.將實驗剩余的藥品拿回家
C.用藥匙或紙槽把固體粉末送入試管
D.取用后的試劑瓶要立即蓋上瓶塞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藥品取用。密度較大的塊狀固體的取用規則:“一橫、二放、三慢豎”;粉末狀固體用藥匙或紙槽,取用規則:“一傾、二送、三直立”;取用后的試劑瓶要立即蓋上瓶塞,以免污染試劑。
答案:B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