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怎樣減輕老師批改書面表達的負擔?(書面表達批改的有效策略)
目前,許多教師處理學生書面表達一般有以下幾種方法:(1)學生寫了書面表達后上交給教師,但教師因太忙不能及時批閱,結果隔了十天半個月才批閱完并發回給學生,而此時學生已忘了當初寫了什么。(2)教師及時批閱了學生習作,但批閱時一目十行,僅在習作后打個分數;然后將范文抄給學生,并要求他們課后背誦。(3)教師比較認真地批閱1~2篇學生作文,然后將其當作范文講評,同時指出學生常犯的典型錯誤。(4)學生寫完書面表達后不上交,而是由學生對照教師提供的范文自己找出習作中的錯誤和差距。
教師之所以這么做,有一些客觀原因。面對學生的習作,如果從頭到尾瀏覽一遍,標出個別顯而易見的錯誤,打個分數,至少要2~3分鐘,更不用說打評語了。加上許多教師都是教兩個班,以每班平均55人計算,那么教師完成一次全班的書面表達批改至少需要3.5~5.5小時。可是,教師的工作并不僅僅是批改書面表達。所以,書面表達批改就成了一個“老大難”問題。
如何才能既減輕教師批改作文的負擔,又能及時進行作文講評,及時反饋信息,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呢?方法有三:
1)全批法。全批法是英語書面表達批改中最常用和最基本的方法。這種方法能使教師全面了解學生的寫作能力,但教師工作量太大,所以我們在初中起始年級階段對學生的習作應盡可能的多批細批,到了九年級則采用月批法,而且批閱和講評工作都應及時。在批閱過程中我們可以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摘錄習作中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錯誤,為講評課的“病句診斷”環節做好素材收集工作。在講評課前將病句抄寫在黑板上或投影在屏幕上,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分析和討論錯誤。上課時,教師先把發言機會讓給病句的制造者(摘錄病句的同時注明句子的寫作者,但板書時不寫出),并要求說明出錯的原因。如果出錯的學生找不出錯誤,可以向同學求助。
(2)精心挑選1~2篇中等水平且含有典型錯誤的習作,課上進行短文改錯練習。
(3)認真摘錄習作中的精彩文句,同時注明其撰寫者,然后課上師生共同分析佳句。
通過展示,寫出這些佳句的學生有了成就感,從而能激勵他們在以后的寫作過程中積極嘗試創新。而其他學生也會產生羨慕心理,暗下決心要多進行這方面的嘗試,以提高寫作質量。
(4)定期把學生的優秀習作張貼在教室“優秀習作”欄中,讓其他學生課后仔細品味這些佳作,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2)小組合作互批法。先組建4人互批小組,按1優2中1差的層次合理搭配,每兩周進行一次課內互批。具體流程:寫作前熱身5分鐘(師生共同討論確定作文的體裁、題材、綱要、主要時態和主要人稱)——寫作15分鐘——批改20分鐘——點評5分鐘。學生在批改之前,教師先給出評分標準,滿分15分:
(1)單詞拼寫錯2個扣1分;
(2)中式英語一句扣1分;
(3)名詞單復數不一致扣1分;
(4)慣用語、句型用法不當扣1分;
(5)主謂不一致扣1分;
(6)時態用錯一個扣1分;
(7)詞數不夠扣2分;
(8)書寫不規范,卷面不整潔扣2分;
(9)文章結構不合理或體裁用錯扣4分;
(10)正確使用過渡詞和過渡語,加2分;
(11)找“亮點”。找出好詞好句,每用一個加3分;
在批閱過程中,每篇書面表達都要有評語,還要有批改記錄,如:對你認為是好詞好句的用波浪線畫出,文章中的連接詞打上星號,并且可以寫上自己想到的更好的替換詞等。另外,每兩周布置一篇作文(貼近生活的時尚話題)讓學生課外實行同伴互批。之后教師將學生批改后的作文收上來進行“回爐”,但重點是看批注是否合理、準確,老師再加以點評。這是對課堂互批的最好補充。
3)面批法。面批法是書面表達批改中最有效的方法,但面批一個學生至少要5分鐘,既費時又費力,所以,我們可以采用“小組輪流面批法”,每次面批5~6人。經過一段時間后,需要面批的學生數量逐漸減少,此時,教師把面批的對象縮小為一部分學生身上,即在寫作上還有潛力的學生,針對不同的學生教師在面批時應提出不同的要求。對于英語基礎較薄弱的學生,應重點指導他們用簡單句把要點寫全,盡量避免出現不該犯的錯誤;對中等程度的學生,則要求他們在確保寫出所有要點的基礎上,嘗試用所學的各種從句、分詞短語、固定句型等,力爭向高分檔靠攏;而對于優秀的學生則要求他們盡可能多地使用較高級詞匯,比如主從復合句,諺語等,引導他們在書面表達方面向更完美的方向努力。
五、九年級該如何復習書面表達?(書面表達復習的有效策略)
1.制定訓練計劃
堅持寫作訓練是提高書面表達能力的關鍵。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聽、說、讀、譯等技能,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寫作訓練。初中學生英語寫作訓練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即基礎性訓練階段(七年級、八年級)和提高性訓練階段(九年級)。具體內容如下:
基礎性訓練階段(七年級、八年級)
提高性訓練階段(九年級)
課內訓練內容按語法專題分類或與課堂教學同步,夯實基礎:詞匯聽寫、默寫、單詞拼寫、連詞成句、語法填空、完成句子、英漢互譯、句子改錯、句型轉換、合并句子等
研讀課文,套用課文詞匯、句型、布局結構仿寫語段與課堂教學同步的高級詞匯聽寫和句型聽寫
分階段、分體裁指導寫作, 20分鐘的限時作文
綜合限時寫作訓練
常用寫作句型的套用及常見作文體裁的模塊的套用
課外補充內容積累諺語、格言、美文佳句,寫周記背誦諺語、格言、佳句并套用于周記
訓練頻率每單元一篇課堂同步作文,每周一篇周記每周一篇半開放性話題寫作,每周1篇課內限時作文
開展形式個人兼小組合作活動以個人為主
訓練方式筆頭、口頭相結合以筆頭為主
2. 每日做好1、2、3、4,輸入和輸出協調進行
每日做好1、2、3、4是指每天背誦1句諺語或名言佳句、2個句型和3個短語,并運用所背的句型和短語造4個句子。教師安排全班同學輪流值日,同時把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小組,每組6個人,而且每組分配兩名英語成績好的學生負責作業檢查和批改。每天上課前,值日生把1句名言、2個句型和3個短語寫在黑板上。名言和短語由學生課下背誦,由每個小組的組長負責檢查。2個句型則在每節課前5分鐘背誦,并即時運用當天的短語和句型口頭造句。課后學生再把自己造的句子修改好寫在作業本上,有每組的組長負責批改。
3. 每兩周進行一次循環復習
為防止前面背誦的短語和句型被遺忘,教師指導學生每隔兩周復習一遍前面背誦的短語和句型。復習時采用課上和課下相結合的方式,課上老師提供漢語,叫兩名學生將英語句子翻譯在黑板上,其余學生則翻譯在作業本上,并當堂對改;課下有各組組長負責聽寫短語,落實到每一位同學。
4.攻堅階段以話題為主線,每周進行一次模擬寫作
所謂攻堅階段是指5月~6月上旬,離中考還剩1個多月,以備課組為單位、以中考題型為導向、以課本為依據、結合時事熱點,根據前面寫作教學中暴露出的問題以及作文的不同題材、體裁和考查的不同方式,精心編制6套模擬書面表達題和相應的評分標準,進行最后模擬寫作,培養學生考場生成高分書面表達的習慣和能力。
六、中考復習備考建議
1. 教師在復習時應注意以下六點:
1) 教學方式應注意模式構建;
2) 教學內容應注意基礎知識;
3) 課堂教學應注意有效容量;
4) 總結歸納應注意形成系統;
5) 試卷講評應注意突出重點;
6) 評價學生應注意個性差異;
2.強調三種工作精神
科學精神
中考是一門科學,是一個科研課題。
營造研究氛圍,做研究型教師。
不讓學生掉入題海,但是,要求老師先跳入題海。
團隊精神
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齊心協力,水到渠成。
各負其責,精雕細刻,
通力合作,志在必得。
奉獻精神
學校的整體氛圍激勵你去拼搏
繁重的教學任務需要你去拼搏
教學反饋之快督促你去拼搏
工作標準之高鞭策你去拼搏
3.做好三個“研究”
研究中考復習專題。
研究復習課的復習模式(自主探究式、學案指導式)。
研究例題的選擇和作業的分層。
七、個人體會:
1)“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全面提升初中學生書面表達的水平,寫作的基石在七年級就要打,因為九年級學業負擔重,沒有過多時間。
2)中考不僅考學生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以及創新運用與表達能力,同時也要考學生的心理狀態、生活閱歷與認識、答題技巧及其思維能力,所以要對學生進行三“補”。一補是補“血”——充實語言素材和生活素材。所以在復習中指導學生勤于進行語言素材的積累、課外知識的補充,為知識的運用與寫作做準備。二補是補“鋅”(新)——提供中考信息:即教師注意搜集并呈現給學生新的出題方向、題型設計、學習資料、方法技巧等可用考試信息,讓學生把握考試動態和方向。三補是補“鈣”——提高應考能力:包括應考心理準備、臨場發揮能力的培養及創新實踐能力的養成等,三“補”可以通過個別輔導、談心、專題講座等形式進行。
3)學生身上有無盡的寶藏,等待我們教師去開發,教師的智慧會使學生點石成金。
4)要重視雙贏思維,同年級教師間要真誠合作,共同探討。
希望大家能根據自身情況,把中考書面表達與本班學生實際結合起來考慮,找到一條更適合自己的中考書面表達復習之路來。祝在座的每位老師所教班級在今年中考書面表達上旗開得勝,在今年英語中考中馬到成功。
謝謝大家!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