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同角度解讀不一樣的家庭教育
現(xiàn)在家長們對孩子的教育更多的集中在學(xué)習(xí)方面,但是我卻覺得,有時候教育孩子還要從根本做起,比如家風,比如對孩子無私本心的愛,比如潛移默化 的言行,比如畫龍點睛的點撥等等。有時候我們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中,總是功利性地追求終極目標,而采取了舍本逐末的方法,最后目標往往不容易達到,只能 唏噓感嘆,扼腕長嘆。本文就先從家風說起,探討一下教育孩子的家風問題。希望能引起大家共鳴。
中國家庭的家風往往是深厚而質(zhì)樸的,有時 沒什么大道理,比如我朋友的奶奶曾教育我們說“你有多少錢也只能吃下一碗飯”,忍俊不禁時也贊嘆她“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好的家風讓人感到溫暖,讓人如 沐春風,它能撫平你的傷痛,給你繼續(xù)打拼的力量。也許當代男人會擔心自己搭建的新家是否穩(wěn)固,因此首先要穩(wěn)固家庭的根基,這根基是物質(zhì)的也是文化的。家風 如家庭的魂魄,有它支撐,無論在何地,無論多小的種子,都能開枝散葉。下面摘錄《齊齊哈爾晚報》丁蘭的一片小文章《習(xí)仲勛的子女教育》,以饗大家。
習(xí)仲勛經(jīng)常用“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言教育孩子,吃飯時掉在桌上的米粒要撿起來吃掉,吃到最后還要掰一塊饅頭把碗碟上的菜汁擦干凈。孩子們的衣服和鞋襪大都是“接力”穿,大的穿舊了,再讓小的穿。
習(xí)仲勛每次洗完澡的水,都留著讓孩子們再洗,然后還要用洗澡水洗衣服。家里廳堂的燈晚上一般很少開,他要求房間里只要沒人,一定要隨手關(guān)燈。
為讓孩子養(yǎng)成獨立生活的習(xí)慣,習(xí)仲勛讓齊橋橋姐弟四人都寄宿上學(xué),每周回家一次,都是他們自己乘公共汽車,習(xí)仲勛從來沒用自己的車接過他們。除了伙食費和公交車費外,幾乎不給零用錢。
為看電影,孩子們就向秘書張志功要錢,居然只給幾毛錢,甚至幾分錢,但張志功月底要把賬本送給習(xí)仲勛過目,把賬補上。
齊橋橋小學(xué)畢業(yè)升初中時,報考了北京101中學(xué)和河北北京中學(xué)。由于101中學(xué)學(xué)風好,齊橋橋很想上,但差了零點五分。習(xí)仲勛試探地問:“要不要我去打個招呼?”齊橋橋知道父親不會做無原則的事,這是在考驗她,因此回答:“考上哪兒就去哪兒。”
習(xí)仲勛怕讓學(xué)校老師聯(lián)想到習(xí)橋橋就是習(xí)副總理的女兒,從而照顧女兒,就讓她改隨母姓,家庭出身也由“革命干部”改為“職2002年,89歲的習(xí)仲勛就去世了。在最后的日子里,習(xí)仲勛多次對兒女們說:“我沒給你們留下什么財富,但給你們留了好名聲!”
這就是習(xí)仲勛留給兒女及子孫后代的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
做一個有責任感的老實人并不吃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劇本,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印記,就像是一種信仰,潛移默化之中影響著家族中的每一個人,即使你不想被它影響也不行,它就像你身體里流淌的血液,不可改變。
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充滿溫情與愛意的地方,那就是家。在這個小家里,為人父母者會給孩子們講述父輩們在外工作闖蕩的故事,或艱辛,或曲折。直白、質(zhì) 樸的話語不是在炫耀什么,也沒有什么家國天下的大道理。但是通過父母為人立世的經(jīng)歷,告訴孩子們社會的險與惡、人生的苦與樂。父母的音容笑貌,將深深刻在 兒孫們的腦海里,然后一輩輩傳承下去。
雛鳥終要離巢,孩子們長大成人甚至年紀輕輕就要出去漂泊歷練。這時,母親只是不停地叮囑要好好照顧自己,多給家里打電話。而不善言辭的父親卻會說一句 話:“好好做人,好好做事!”,此后,這句話會被孩子們當做家訓(xùn)一樣銘記心底,指引他們走過人生的風風雨雨。離家在外生病遇困時,最想念的是家中溫暖的被 窩、可口的飯菜,還有父母的絮叨,那是對家的一種深入血液的思念。
倦鳥也要歸林,回到家里的孩子們能夠卸下全部的偽裝,無論累了、煩了、痛了……都可以在家中得到釋放和撫慰。有時候回家時,看著滿身疲憊的孩子,父母 總是自怨自艾地說:“怪我們一無權(quán)二無錢,沒有給你們留下什么家業(yè),才讓你們?nèi)绱诵量唷?rdquo;其實,他們不知道,母親的溫柔、堅韌,父親的勤勞、樸素,他們種 種的言傳身教,對孩子們來說才是最寶貴的財富。
家,好像一棵樹,幼時為我們遮風擋雨;長大后,我們?yōu)樗┓蕽菜B模覀円灿辛俗约旱募遥辛讼噱σ阅膼廴恕D堑滦卸睾瘢趦樸素,好好做人做事的家風,不就是我們最大的財富么?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