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孩子比惹事鬼更值得擔心-壓抑型
成長的過程就是試錯的過程,錯誤與問題背后是孩子成長的契機。面對一個少年老成、從不犯錯的孩子,我反而會心生懷疑,因為我見過太多小時候很“優秀”、沒問題的好孩子后來發生更大的問題。
綜合分一下,有三種情況:
過度自我壓抑型
我舉一個小學生的案例,一個高中生的案例,來看看這種類型的孩子的成長缺陷。
第一個案例是三年級上的女孩,8歲。她有一個學業非常優秀的姐姐,比她大五歲。父親工作較忙,母親曾經是老師,生下她后就當了全職媽媽。這個孩子從小是受媽媽喜愛的,她媽媽說,在家里從來沒有說過她,反而是和姐姐經常爭吵,因為姐姐到了中學以后開始叛逆,學習不踏實。她從小就非常乖巧懂事,從來不曾犯過任何錯誤,父母稍微皺下眉頭,她就馬上不鬧了,特別聽話。一上小學,老師也特別喜歡她,任命她為大隊委,她自己的學習也非常好,很用功;紀律也好,課外活動也好,幾乎沒有不好的地方。
由于工作原因,我給這個學校的學生干部做過“領導力與溝通”的心理活動,當時她上二年級,我注意到她的自我約束力特別強。我講話時她坐得筆直,認真聆聽,輪到她講話時,先舉手,然后站直了,抑揚頓挫地講。說到有的同學不遵守紀律,在樓道里喧嘩大鬧,做眼保健操時不認真做,瞎胡鬧,她認真地說:“這樣的行為是可恥的。”我聽了,心里一驚,可恥這個詞用的太重了。活動結束后我就告訴她的班主任,要注意一下這個孩子,擔心她會出問題。她的班主任非常不以為然。
過了半年多,她的班主任給我打電話說:“曲老師,真讓您說中了。XX出事了。前幾天她在操場上玩而,一個平時比較調皮、老跟她較勁的男生跟她吵了起來,她推了那個男生一下,就那么巧,男生摔倒了,頭磕在石頭上,流血了。她當時跑到辦公室來找我,手腳冰涼,額頭上全是冷汗,臉都嚇白了,跟我說,我對不起您,對不起我爸媽,我做了一件特別不能原諒的事,說完就昏倒了。這個孩子的身體一直不好,因為淋巴系統的問題,一直在吃中藥,已經吃了好幾個月了。”
長期、過度的自我壓抑,會令孩子變得憂懼、抑郁,時刻處于應激狀態,非但不能形成放松的態度和良好的自我接納,反而會總是緊張的、自我監督與否定的。外在的乖巧懂事并不是真的行為自律,而是因為害怕而不得不自我控制。時間長了,從身體上到心理上,都會變得緊張、脆弱,任何一個事件都會導致崩潰。
第二個案例是一個16歲的高一男生。據他媽媽說,他從小特別乖,很聽話,自己甚至曾經擔心是不是太像女孩子了。初中階段也很好,根本沒有什么青春期叛逆。爸爸工作忙,不常回家,她覺得孩子很能體諒父母,沒有抱怨,也不瞎折騰。可是,一到高一,突然一下就變了。不跟媽媽說話,曠課,離家出走住朋友家,并揚言要休學,與朋友一起開酒吧。
媽媽說服他來找我一起做心理咨詢。與他單獨談時,他說其實他一直并不喜歡和認同父母,但是以前小,不知道怎么表達,就聽他們的。初中時候雖然表面不叛逆,但心里是非常糾結的。在思考很多問題,也曾嘗試與父母討論這些問題,但是都沒有成功。他知道父母都很辛苦,也不容易,所以他盡量做讓他們放心、高興的事。可是心里,他又有自己的想法與追求。漸漸地,他與朋友們交流得越來越多,而且自信他與朋友們的友誼以及他和朋友們的事業(合開酒吧)是真誠的、深思熟慮的,一定能成功的。
這兩個案例基本代表了過度自我壓抑型的孩子的情況:在沒有能力去表達和實現自我時,會令自己變得緊張、脆弱,由于外顯言行聽話懂事,家長會忽略孩子內在思想意識的變化,孩子也沒有養成與家長交流互動的習慣和能力。一旦孩子長大到自以為有能力去實現自己的想法了,就會走向另一個極端,變得任性、隨意、超自信,聽不進老師家長的任何話了。有的孩子長大后,甚至成年以后,終身都會對命令、指責類的話超敏感。
在一些夫妻關系案例中,經常看到這種早年壓抑過度、長大后自我放縱、隨意妄為的情況。大多數人會兩種情況伴隨終身。有時候,即便已是成年人,扔掙不開早年自戴的枷鎖,常常自我抑制,有時候又忍不住走向另一個極端。可悲的是,他們常常抓不準時機,常由情緒驅動,不必壓抑時壓抑,不該放縱時放縱,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團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