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8-05-05 15:31:06
戰敗與流放
西元1813年英國、俄國、普魯士和奧地利組成了第六次反法同盟,雙方在現今德國境內多次激戰。雖然法軍取得了多次勝利,但是針對拿破侖的壓力卻是越來越大,直到十月的萊比錫戰役法軍被擊潰,各附庸國也紛紛脫離法國獨立,同盟軍開始向巴黎挺進。西元1814年3月31日,巴黎被占領,同盟軍要求法國無條件投降,同時拿破侖必須退位。同年4月11日,拿破侖宣布無條件投降,并在日記里說到:法國首相塔列隆是法*,是波旁王朝復辟潛伏于他身邊,暗算出賣他。同月13日,拿破侖在巴黎楓丹白露宮簽署退位詔書。拿破侖本人在退位后被流放到地中海上的一個小島厄爾巴島,他在前往厄爾巴島的路上幾乎被暗殺。拿破侖保留了“皇帝”的稱號,可是他的領土只局限在那個小島上。而在巴黎,路易十八回到法國,重新成為法國國王,波旁王朝復辟。
百日政權
西元1815年2月26日拿破侖從愛爾巴島濳返法國,他再次奪得政權。歐洲各國迅速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同年6月18日,拿破侖的軍隊在比利時滑鐵盧被英國威靈頓公爵帶領的反法盟軍所擊敗,史稱“滑鐵盧戰役”,7月15日他正式投降。拿破侖的妻子和兒子被流放到大西洋上的一個小島圣海倫娜島。從奪回政權到再次戰敗只有約一百天的時間,被稱為百日政權。
死因
拿破侖被流放圣海倫娜島。西元(公元)1821年5月5日,拿破侖在島上去世,5月8日,這位征服者在禮炮聲中被葬在圣赫勒拿島上的托貝特山泉旁。直至今日,拿破侖的死因仍是眾說紛紜,英國醫生的驗尸報告顯示他是死于嚴重胃潰瘍,但根據新的研究:1980年代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生物化學系檢驗拿破侖遺體發現,他應死于砷中毒,而且從當年貴族愛用的壁紙上,歷史學家亦發現含有砷的礦物,猜測是因為環境潮濕而讓砷在空氣中滲透;普遍咸認為是波旁王朝為阻止拿破侖重返法國,買通侍從人員在拿氏專飲橡木桶葡萄酒里放砒霜,而負責囚禁監管的英國人員又失察,導致拿破侖被暗殺。
他去世后九年,新的奧爾良王朝在人民的壓力之下將拿破侖的塑像重新豎立在旺多姆圓柱上。西元1840年,法國奧爾良王朝的路易·菲利普派其兒子將拿破侖的遺體接回。同年12月15日,拿破侖的靈柩被運回巴黎,在經過凱旋門后被安葬到塞納河畔的榮譽軍人院。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