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8-05-05 15:31:06
影響
拿破侖是一名出色的軍事家,他一生親自參加的戰役達到六十多場,而其指揮的多場戰役,直到今天在軍事史上依然有重要意義。但是他的征戰打破了歐洲的權力均衡,導致其他歐洲強權七次組成反法同盟,最終徹底擊敗拿破侖。在拿破侖戰敗后的維也納會議上,新的歐洲秩序與均衡被重新建立起來。在滑鐵盧戰役后,歐洲開始了百年的和平和繁榮。
拿破侖出生地科西嘉島阿雅克肖的拿破侖像拿破侖的影響還體現在《拿破侖法典》里,這部法典是很多現代民主國家法律體系的原型,被視作德國、法國及歐亞大陸“大陸法”條文法典代表,有別不同于英國、美國重視判例、輕法條之《海洋法》。
政治上,拿破侖始終盡可能的保持平等的原則,一個統治者,是不愿意制定反對自己的法律的。《拿破侖法典》充分體現了他的政治思想。他深受盧梭的影響,無論是他的法律,還是他的統治方式,都可以看到“社會契約”的影子。
他對后世的影響是深遠而巨大的,他之所以受到法國人民的愛戴,并不只是因為他打了很多勝仗,給法國人帶來了榮譽,因為這些戰爭畢竟是以失敗告終的。但是他從公眾建設到政治制度的許多貢獻,如留下的公路系統,為農民爭奪的土地等等,才是他對法國的真正影響所在。
大革命初期提出的自由平等博愛原則,拿破侖至少貫徹了第二和第三條。至于自由,這的確是值得非議的。但是有的做法,不能不說是歷史的必然。他的獨裁統治避免了無政府主義,但又不是王朝復辟似的獨裁。因此可以說,在名義上他是皇帝,在野心上他是凱撒,但是在實際行動上,他已經努力接近了很多今天的共和制國家都還在努力實現的理想。
除此之外,拿破侖也是最早提出歐羅巴合眾國構想并試圖通過武力合并來實現的人。雖然他本人并未成功實現這個夢想,但今天的歐洲也正朝向一體化的目標前進。
拿破侖為法國帶來了榮耀,法國人民始終愛戴這位法蘭西戰士(有趣的是,他在十八歲以前始終認為法國不是他的祖國),西元1840年12月他的遺體運抵巴黎后,九十萬巴黎市民冒著嚴寒迎接他,足見法國人民對他的愛戴。而在多年后,拿破侖也贏得了對手的尊敬。西元1855年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攜王儲(即后來的愛德華七世)到榮譽軍人院,女王讓王子“在偉大的拿破侖墓前下跪。”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