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8-05-05 15:36:34
十九世紀中葉的太平天國運動,不但造就了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晚清"中興名臣",還造就了幾位來自西洋的名人,戈登就是其中的一個。
戈登不見得是一個正面人物,但絕對是個傳奇人物。戈登也是一個很有爭議的人物,他的毀譽參半非常與眾不同。在中國官方正史里,戈登是帝國主義的劊子手,是鎮壓太平天國起義的屠夫,中學歷史課本這樣敘述戈登的結局:"惡貫滿盈的戈登在喀土穆被蘇丹起義軍打死。"如果倒退一百年,在晚清的歷史里戈登是平定長毛之亂的大功臣,授提督銜,賜黃馬褂、孔雀花翎,戈登死后清庭專門派人去吊。在英國的歷史里,戈登是"英雄中的英雄"(語出英國首相格拉斯通),維多利亞時代的楷模,戈登死后維多利亞女王親自到他家中慰問。不同國家、不同時代,對戈登愛憎分明,無論褒貶都是一邊倒,也算嘆為觀止。
本文的目的不是為戈登蓋棺定論,而是通過記述戈登這個傳奇人物一生的重要活動和事件,勾畫出一個真實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像。至於如何看待這樣一個人物,則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戈登(CharlesGeorgeGordon)生于1833年1月28日,父親是英國皇家炮兵部隊的一位中將。戈登幼年就讀陶頓公學,15歲進入皇家軍事學校,成為一名士官生。軍校里老生常常欺侮新生,一次晚餐后,一個高年級士官站在樓梯口擋住新生去路,不讓他們通過,戈登徑直上前,低頭猛撞此人腹部,這個士官一路滾下樓梯,摔出門外,為此戈登幾乎被開除。戈登早年表現出的這種寧折不彎的強梁個性,伴隨了他的一生。
1852年戈登軍校畢業,進入皇家工兵部隊,軍銜少尉,派到威爾士潘布盧克(Pembroke)修建海港設施。20歲的戈登正處於建立人生觀的階段,在一個名叫德魯(Drew)的好友影響下,戈登成為一個非常虔誠的基督徒。他如饑似渴地閱讀神學著作,在和他姐姐的通信里表現出強烈的宿命論觀點:"上帝掌握世事發展的方向,并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就好像馬背上的騎士決定馬的前進方向,無論馬樂意還是不樂意。一個人想要快樂,就得象一匹俯首貼耳的馬一樣,對任何事情都要做好準備。一切事情的結果都有上帝安排。"1854年,戈登自告奮勇加入英國遠征軍到克里米亞參戰,先參與修筑冬季營地,然后到前線去測繪俄軍的戰壕。做這項工作需要經常從己方戰壕探身眺望,然后描繪下來看到的俄軍戰壕走向,許多工兵因此被俄軍狙擊手射殺。戈登抱著聽天由命的態度,按步就班地完成測繪工作,最后卻毫發無爽?死锩讈啈馉幗Y束以后,戈登被派去測量土耳其和俄國的邊界線,1859年返回英國。
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戈登跟隨英軍后續部隊,于當年9月到達天津。由於來得晚,戈登錯過了大沽、張家灣和八里橋等重要戰役,只趕上了火燒圓明園。戈登在日記里記述英法聯軍官兵"洗劫之后縱火,以最野蠻的方式毀壞這些最寶貴的財產……每一個人都發瘋一般地搶劫。"戰爭結束以后,戈登隨英法聯軍在北京駐扎了一年多,然后移駐上海。這時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兵勢正盛,對上海形成包圍之勢,於是一個建功立業的機遇出現在30歲的戈登面前。
編輯推薦:英國人戈登知識點匯總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