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8-05-12 20:56:30
1.秦滅六國的背景:①戰國以來的連年戰爭,影響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人民希望結束戰亂,過上安定生活;②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實力超過東方六國,具備了統一六國的條件;③秦王嬴政為滅六國做了充分準備。
2.秦朝:時間公元前221年,嬴政建立秦朝,定都咸陽。
3.秦朝建立的意義: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
4.秦朝建立后鞏固統治的措施有哪些?這些措施有何作用?
①確立中央集權制度(君主專制制度),②統一文字,③統一貨幣,④統一度量衡,⑤統一車輛和道路,⑥鞏固邊疆,北修長城,南開靈渠。
作用:鞏固了統治和國家統一,促進了各地經濟文化的交流與發展。
5.中央集權制度:內容:①皇帝至高無上,總覽全國一切軍政大權,②中央設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軍事和監察事務,③地方建立郡縣制(這是秦朝影響最為深遠的制度)。目的:加強對全國的統治。影響:郡縣制的實行,開創了此后我國歷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6.鞏固統一的措施:目的:適應國家統一的需要
⑴統一文字,將小篆作為全國的通行文字,作用:使政令能夠在全國各地順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夠順暢溝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與發展,⑵統一貨幣,將圓形方孔半兩錢作為標準貨幣,作用:改變了以往幣制混亂的狀況,有利于國家對經濟的管理,促進各地經濟的交流,⑶統一度量衡,以秦制為基礎,作用:便利了經濟的發展。⑷統一車輛和道路的寬窄,加強了各地的交通往來,⑸鞏固邊疆:開鑿靈渠,便利南北水運;派大將蒙恬北擊匈奴,修筑長城。長城西起臨洮,東到遼東。
7.秦朝疆域:東至東海,西到隴西,北至長城一帶,南達南海。
8.文字的發展歷史: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