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8-05-16 21:29:58
1、什么是違法行為?
是指具有法定責任能力的個人或者組織不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為。
根據對社會危害程度的大小,可分為:一般違法行為和嚴重違法行為﹙犯罪﹚。
根據所違反的法律不同可分為:違憲行為、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和刑事違法行為。
2、什么是犯罪?
是指觸犯刑法,應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它是嚴重的違法行為。
基本特征:嚴重的社會危害性﹙本質特征﹚、觸犯刑法﹙法律標志﹚、應受到刑罰處罰﹙必然結果﹚。
3、一般違法與犯罪的區別與聯系是什么?它給我們青少年那些啟示?
⑴區別:①對社會危害的程度不同。②觸犯的法律不同。③所受到的處罰不同。
⑵聯系:①都是違法行為。②都對社會具有危害。③一般違法與犯罪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一般違法行為如果任其發展下去可能走向犯罪。
⑶啟示:①一般違法與犯罪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②要及時改正不良心理和行為。③要加強自身修養,依法自律,抵制不良誘惑,防微杜漸。④要學法、知法,做一個守法的公民。
4、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原因有哪些?
⑴個人原因:無知、盲目模仿、從眾心理、報復心理以及尋求刺激、逞強好勝都可能導致未成年人犯罪。
⑵社會原因:不良社會風氣、精神文化產品的影響等。
⑶學校因素:對學生道德、法制教育的忽視;對"差生"缺乏有效教育;忽視學生的養成教育等。
⑷家庭因素:教育方式簡單粗暴、父母離異,家庭關系不和睦、父母不良行為的影響等。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