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8-10-15 19:09:04
這是“大衣”在文中的第三次出現。這時的“穿”和前面的“脫”目的一樣,還是為了變色。從罵人到罵狗,從脫衣到穿衣,作者把這條見風使舵的變色龍獻媚討歡、趨炎附勢的性格凸現了出來。
文章最后一次寫到“大衣”是在狗的主人真相大白之后:
“我早晚要收拾你!”奧楚蔑洛夫向他恐嚇說,裹緊大衣,穿過市場的廣場徑自走了。
這時的奧楚蔑洛夫反而對被咬者進行恐嚇,然后“裹緊”大衣走了。這個“裹”的動作表明他有朝一日要懲治赫留金的決心。這條“變色龍”拍上是極盡媚態,壓下是強施淫威。
至此,奧楚蔑洛夫專橫暴戾,隨機應變,媚上欺下的變色龍性格借助于“大衣”這個細節的反復出現被刻畫得淋漓盡致,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由以上三例,我們不難發現,同一個典型細節的反復出現,對刻畫人物性格、深化作品主題都起到了其他表現方式所無法替代的強化作用。當然,反復并不等于重復,反復中要有變化,只有富有變化的反復才能更加豐富作品的內涵。
細節本身無大小之分,但作用卻有大小之別。有的細節,只牽涉某一局部,只有一種作用;有的細節牽涉到整體結構,既可以刻畫人物,點染環境氣氛,又能發展故事情節,可以起多種作用。當然,一個細節不能以作用多少來定優劣。只有一種用途,因為用得恰當,也有妙處。但多種用途而又帶全局性的細節,更需要作者對人物、事件的把握,對題材的選擇,對細節的提煉,因而也就更需要寫作者獨具匠心,有更高的寫作技巧。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