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wǎng)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wǎng)整理 2019-05-01 17:42:05
線段是基本的幾何圖形,是三角形、四邊形的構成元素。 同學對于線段的計算感到有點摸不著頭緒。這是介紹幾個計算方法,供同學們參考。
1. 利用幾何的直觀性,尋找所求量與已知量的關系
例1. 如圖1所示,點C分線段AB為5:7,點D分線段AB為5:11,若CD=10cm,求AB。
圖1
分析:觀察圖形可知,DC=AC-AD,根據(jù)已知的比例關系,AC、AD均可用所求量AB表示,這樣通過已知量DC,即可求出AB。
解:因為點C分線段AB為5:7,點D分線段AB為5:11
所以
又
又因為CD=10cm,所以AB=96cm
2. 利用線段中點性質(zhì),進行線段長度變換
例2. 如圖2,已知線段AB=80cm,M為AB的中點,P在MB上,N為PB的中點,且NB=14cm,求PA的長。
圖2
分析:從圖形可以看出,線段AP等于線段AM與MP的和,也等于線段AB與PB的差,所以,欲求線段PA的長,只要能求出線段AM與MP的長或者求出線段PB的長即可。
解:因為N是PB的中點,NB=14
所以PB=2NB=2×14=28
又因為AP=AB-PB,AB=80
所以AP=80-28=52cm)
說明:在幾何計算中,要結(jié)合圖形中已知線段和所求線段的位置關系求解,要做到步步有根據(jù)。
3. 根據(jù)圖形及已知條件,利用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例3. 如圖3,一條直線上順次有A、B、C、D四點,且C為AD的中點, ,求BC是AB的多少倍?
圖3
分析:題中已給出線段BC、AB、AD的一個方程,又C為AD的中點,即 ,觀察圖形可知, ,可得到BC、AB、AD又一個方程,從而可用AD分別表示AB、BC。
解:因為C為AD的中點,所以 #p#分頁標題#e#
因為 ,即
又
由<1>、<2>可得:
即BC=3AB
例4. 如圖4,C、D、E將線段AB分成2:3:4:5四部分,M、P、Q、N分別是AC、CD、DE、EB的中點,且MN=21,求PQ的長。
圖4
分析:根據(jù)比例關系及中點性質(zhì),若設AC=2x,則AB上每一條短線段都可以用x的代數(shù)式表示。觀察圖形,已知量MN=MC+CD+DE+EN,可轉(zhuǎn)化成x的方程,先求出x,再求出PQ。
解:若設AC=2x,則
于是有
那么
即
解得:
所以
4. 分類討論圖形的多樣性,注意所求結(jié)果的完整性
例5. 已知線段AB=8cm,在直線AB上畫線段BC=3cm,求AC的長。
分析:線段AB是固定不變的,而直線上線段BC的位置與C點的位置有關,C點可在線段AB上,也可在線段AB的延長線上,如圖5。
圖5
解:因為AB=8cm,BC=3cm
所以
或
綜上所述,線段的計算,除選擇適當?shù)姆椒ㄍ猓^察圖形是關鍵,同時還要注意規(guī)范書寫格式,注意幾何圖形的多樣性等。
【練習】
1. 已知如圖6,B、C兩點把線段AD分成2:3:4三部分,M是線段AD的中點,CD=16cm。求:#p#分頁標題#e#
1)MC的長;2)AB:BM的值。
圖6
2. 如圖7所示,已知AB=40cm,C為AB的中點,D為CB上一點,E為DB的中點,EB=6cm,求CD的長。
圖7
【答案】
1. 1)2cm;2)4:5
2. 8 cm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