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19-04-17 11:58:46
設計思路:
1.依據課標,吃透教材,確立目標
“人的性別遺傳”是在前三節學習的基礎上,從染色體入手,解釋學生關注的人類性別差異問題,讓學生理解生男生女機會均等的道理,從而消除對性別的神秘感,科學的看待生男生女的問題。性別是一種特殊的性狀,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關于性別的遺傳教材的最后還是落腳在基因水平上,是一種知識的拓展。本節所要解決的問題有三個,一是人的性別差異是由什么決定的?二是男女體細胞中染色體以及精子和卵細胞中的染色體的數量和類型有何區別?三是生男生女到底是怎么回事?為什么生男生女機會均等?根據以上分析確定三個知識目標。教學不僅要構建學生的認知結構,滿足學生對人類性別遺傳的知識需求,還要通過教學中師生的互動過程,培養學生的觀察、思考、分析、探究、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培養學生科學的思想觀念,做到知識掌握、能力培養、思想觀念三位一體、互相包容。
2. 活動探究,激趣激疑,實現目標
皮亞杰認為,活動是聯系主客體的橋梁,是認識發展的直接源泉。活動不僅是理解知識的需要,更是激發學生生命活力,促進學生成長的需要。所以根據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規律設計調查活動,和模擬探究實驗,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興趣,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并在活動和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學生能力和科學的思想觀念。活動設計既要讓學生動起來,又要為實現課程目標服務,使二者有機統一,既“激趣”、“ 激疑”又“增知”“增能”。因此,我準備讓學生課余時間,開展調查性別比例的活動,課上組織學生開展模擬探究生男生女的實驗。這些貼近學生實際的活動,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主動開展探究學習,順利實現教學目標。
3.合理分組,合作競爭,鞏固目標
小組合作學習是探究活動的基本組織形式之一。根據學生的特點,合理幫助學生確立學習小組,做到優勢互補、取長補短、互通有無,集眾人的智慧,更好地解決問題。把競爭引進課堂,既能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效率,又能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讓學生展示活動探究結果,回答鞏固練習,在小組間展開競爭。讓合作和競爭并存,提高學習效率,達到鞏固目標的目的。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說明人的性別差異是由性染色體決定的,了解人的性別與基因的關系。
2.能說出男女體細胞及生殖細胞中含有的染色體數目與類型。
3.能解釋生男生女機會均等的原因。
二、能力目標
1.通過觀察男、女染色體排序圖,培養學生觀察、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課前調查學校、社區性別的比例,以及課上“模擬生男生女的實驗”培養學生數據記錄、統計、分析能力;
2.通過小組活動培養合作能力。
三、情感教育
1.通過調查活動和探究實驗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以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能科學的看待生男生女的問題,樹立男女平等的意識,自覺宣傳計劃生育政策。
3.培養學生探究生物科學的興趣,體驗探究學習的快樂。
教學重點
人類的性別差異由染色體決定是本節的重點,通過對染色體排序圖的觀察和思考來解決。
教學難點
生男生女及機會均等的道理是本節的重點,也是本節的難點。通過“模擬生男生女的實驗”來突破。
教法設計
現代教學論認為,教學過程是一個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不僅是一個認知過程,更重要的是一個合作和交流的過程,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把教學目標、學生的關注點和興趣有機的結合起來,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參與合作與交流。
教學中通過調查、模擬實驗,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互動,參與到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采用啟發、指導觀察、比較、討論、歸納等多種方法進行教學。
教學準備:
一、教師活動
1.提前一周布置讓學生調查學校的男女生比例、到計生部門調查社區的男女比例,有條件的小組上網查閱我國人口普查的相關資料。
2.制作相同數量的寫有22+X或22+Y的卡片。
二、學生活動
1.按照教師布置,分好活動小組,開展調查活動。
教學過程:
教學程序 |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 |
展示調查結果 引入新課 |
引言:同學們,課下各小組都展開了調查活動,下面請各小組展示一下你們的調查結果。 根據實際情況,對各小組的調查做必要的評價,給予鼓勵和表揚。幫助學生分析調查結果。 設問:你們產生了哪些疑惑?或者說想了解哪些問題? 教師匯總學生提出的問題,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突出本節課的探究重點。 |
各小組派代表展示自己的調查結果。 與其他小組的調查結果進行比較,小組內討論分析結果,得出男女比例接近1:1的調查結論。 思考,小組內展開討論,交流自己的觀點。逐步提出:男女性別究竟是由什么決定的?男女性別比例接近1:1的原因是什么?等一系列問題。 進一步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
首先讓學生展示課下的調查結果,這樣在教學的一開始就使學生活動起來了。發現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通過讓學生思考、討論,引導學生逐漸發現問題,開啟學生思維,激發學習興趣,增強探究欲望。這也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造力的重要途徑。 目標的明確學習針對性才強。 |
師生互動 解決問題 一、男女染色體的差別 二、生男生女機會均等 |
出示男、女體細胞染色體排序圖和問題提綱: (1)在男性和女性的染色體中哪一對有差別?這對染色體的差別可能與什么有關? (2)兩幅圖中,哪幅是男性的染色體,哪幅是女性的染色體? (3)哪些是常染色體,哪是性染色體? (4)圖中哪條是X染色體,哪條是Y染色體,二者在形態上有何區別? (5)就性染色體來說,在男性產生的精子和女性產生的卵細胞中,應該有幾條性染色體?精子和卵細胞各有幾種類型? (6)男女體細胞染色體,精子和卵細胞中染色體的數量和表示方法? 教師在讓學生自學、小組合作、討論、交流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正確地解決以上問題。 導語:在農村很多人把生男生女的責任都推卸到婦女身上,這樣對嗎? 下面我們來做一個模擬實驗。每小組有兩個盒子,一個里面裝的是相同數量的寫有22+X和22+Y的卡片,代表男性的精子;一個里面裝有22+X的卡片,代表女性的卵細胞。同學們分別從兩只盒子里個抽取一張,組合在一起,并以此作為判斷是男性的還是女性的依據。把結果記錄下來。 教師巡視指導探究過程。 提問:思考一下你們的課前調查結果。男女比例1:1有什么意義?有人做性別鑒定,根據個人的意愿來決定要男孩和女孩,這樣做對嗎?對社會有什么危害?我們應該樹立什么樣的生育觀念? 我們知道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那么,性別是否也與基因有關。引導學生看教材39頁的小字部分。 |
仔細觀察、分析,小組內相互交流,在教師和其他同學的啟發、補充下,逐漸解決問題。 發現并表述出1—22號染色體在形態、大小上男女基本上相同。但沒有標號的那對差異較大。并大膽猜測這對染色體可能與性別有關。 閱讀教材37頁的文字敘述,逐漸認識X染色體和Y染色體,從而能區分出兩幅圖中,哪幅是男性的染色體,哪幅是女性的染色體。 練習寫男女體細胞染色體表示方法:男—22對+XY,女—22對+XX。 精子:22條+X或22條+Y 卵細胞: 22條+X 學生思考,回答。 分組開展探究實驗,記錄探究結果,并分析得出生男生女機會均等的結論。 結合課前調查,思考,分析。 看書了解、交流。 |
教學過程應該是一個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是引導者、參與者、合作者,學生是學習的主宰者。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出示教具,設計問題提綱,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主動去解決問題,讓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活躍狀態,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培養能力,陶冶情操,并掌握學習的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生男生女是一個教難理解的抽象問題,通過設計模擬實驗,讓學生通過實驗,使問題直觀化,有助于學生理解。通過這種游戲式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寓樂于學,體驗學習的快樂。同時在探究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合作、分析、歸納等能力。達到順利突破難點的目的。 提出一些具有現實意義的問題,有助于對學生進行思想情感教育,培養學生科學的思想觀念,確立男女平等和正確的生育觀,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
課堂小結: |
引導學生總結本節課的收獲。注意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回扣學習目標。 |
學生談本節學習收獲,總結知識獲取過程和學習方法,并提出新的疑問。 |
讓學生及時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反思,促進自己不斷進步 |
鞏固練習 |
出示練習題 |
獨立完成后交流 |
檢測和鞏固學習效果 |
課外延伸 |
提問:性別決定與外界環境因素有關嗎? |
記錄問題,課下查閱資料解決 |
學無止境,讓學生適當的進行知識拓展 |
教學反思
我在講“生男生女機會均等”的問題中,采用了兩種方式,一種是按照教材中的圖示,在黑板上分析,生男生女的道理,得出生男生女機會均等的結論?一種是按照本教學設計中的方法,引導學生開展探究實驗,讓學生通過探究,統計結果,分析結果,得出結論。
結果,我發現兩種不同的教學方式中,學生的反應截然不同。第一種教學方式,課堂氣氛沉悶,學生興趣不高,而且學生明顯地表現出不十分理解的樣子。第二種教學方式,學生表現出了極大的積極性,主動參與到教學中,每個小組的學生都有明確的分工,都參與到探究活動中,積極思考,并且通過討論很快得出結論,對教師提出的問題能夠得出正確的結論。課堂氣氛明顯活躍。
分析其中的原因,不難發現第一種教學方式中,學生完全是被動的,課堂成了教師的“一言堂”,教師的講解比較抽象,學生在問題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只能進行機械記憶,所以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在第二種教學方式中做到了“做中學,樂中學”,學生的主動參與,學習興趣高,并且在活動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和科學的思想觀念,所以,教師的教學設計主要不是放在如何“教”,而重點放在如何指導學生“學”,指導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會學”“樂學”。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