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19-04-22 14:44:11
2019中考歷史二輪復習中外重大改革
1、商鞅變法:(地主階級改革運動)戰國時期的秦國秦孝公支持商鞅變法。內容:獎勵耕戰;獎勵軍功(舊貴族最反對、平民歡迎);承認土地私有(最能體現商鞅變法的封建性質,新興地主階級擁護);建立縣制(對后世行政制度影響最大)影響:經過變法,秦國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斗力不斷加強,發展成戰國后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
2、北魏孝文帝改革:(地主階級改革運動)遷都洛陽;學習接受漢族先進文化,對中原地區的統治。主要措施:使用漢語,穿漢服,改漢姓,與漢族貴族聯姻,采用漢族的管制、律令,學習漢族的禮法。作用:促進了民族融合。
3、俄國1861年改革
(1)背景: 俄國封建農奴制的存在阻礙了俄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克里米亞戰爭的失敗進一步暴露了俄國的落后,使俄國各種矛盾激化由此,統治者為解救統治危機,進行了一場自上而下的改革。(2)時間:1861年(3)人物:亞歷山大二世(4)性質:是一場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5)內容: 農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不許買賣農奴和干涉他們的生活;農奴在獲得“解放”時,可得到一塊份地,但須出錢贖買(6)目的:擺脫農奴制危機,鞏固貴族地主的統治(7)評價: 是沙皇實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最積極意義是使上千萬農奴在法律上成為自由人,從而促進了資本主義發展。局限性:一是政治上沙皇專制統治沒有改變,保留大量封建殘余;二是使農民背上沉重的經濟包袱,但畢竟加快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是俄國近代歷史上的重大轉折點。
4、日本明治維新
(1)時間:1868年(2)人物:明治天皇(3)性質: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4)學習對象:西方歐美列強;(5)內容: 政治方面:“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有利于國家統一);經濟方面:允許土地買賣,引進西方技術,鼓勵發展近代工業(體現了改革性質); 社會生活方面:提倡“文明開化”,即向歐美學習,努力發展教育(后世影響深遠) 軍事上:實行征兵制,建立皇軍。(6)影響:它使日本從一個閉關鎖國的封建國家,逐步轉變為資本主義國家,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命運,是日本歷史的重大轉折點。改革不徹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殘余。日本強大以后,很快走上了對外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
(7)對中國的影響:一方面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日本發動了甲午中日戰爭,使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機大大加深,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另一方面,日本的崛起也刺激了中國開始向政治近代化方向邁進,中國的維新變法主張在中國實行君主立憲制,走資本主義道路,正是學習日本的表現。
5、羅斯福新政
(1)背景: 大危機給美國以空前嚴重的打擊。 時任總統的胡佛及其政府仍奉行自由放任的傳統經濟政策,使危機遲遲得不到解決。 在1932年大選中,羅斯福以“新政”為口號擊敗在任總統胡佛,于1933年3月就任總統。
(2)時間:1933年;(3)目的:在資本主義制度內部進行調整,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消除經濟危機(4)“新”的表現(特點):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5)措施: 整頓財政金融 調整工業生產(注:這是羅斯福新政的核心措施。核心法令是《全國工業復興法》)調節農業生產 實行社會救濟和以工代賑(注:田納西水利工程,當時美國興辦的最大的工程。公共工程為人們創造了數以百萬的工作機會,緩解了經濟危機帶來的社會壓力)(6)影響:
使美國擺脫了經濟危機的困擾,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恢復。 緩和了社會矛盾,鞏固了美國的資產階級統治。 羅斯福新政開創了國家大規模干預經濟的新時代,為英法等資本主義國家所借鑒。(注:羅斯福新政的局限:沒有辦法從根本上解決經濟危機。)
6、改革開放:起點: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12北京(中共領導的無產階級改革)
思想基礎: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結論:只有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主要內容:a、思想上: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b、政治上: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C、組織上:會議實際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意義: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它完成了黨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的撥亂反正,是改革開放的開端。從此,我國歷史進入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
農村改革的主要內容(形式):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根本目的:為了解放生產力,發展社會主義經濟。(2)首先開始地區:安徽鳳陽小崗村。(3)作用: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建國以來,我國農村生產關系經過了四次變革:
第一次,1950—1952年土地改革;(土地農民私有)第二次,1953—1956年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私有變公有)第三次,1958—1978年的人民公社化運動(失誤)第四次,1978年以來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對外開放:(1)對外開放的根本目的:吸收僑資、外資,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進行現代化建設。(2)實質: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3)過程:設四個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汕頭、廈門),主要起到了窗口的作用;開放了14個沿海城市;開放沿海經濟開放區;對外開放區向內地發展。形成了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 這樣一個 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
歷史上的改革給我們的啟示:
(1)杰出人物對社會發展能起一定推動作用;
(2)改革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重要推動力,我們要堅持改革,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加快現代化建設;
(3)要擴大對外開放,善于學習別人長處,積極吸收人類一切先進的科學技術和先進的管理經驗;對外來文明不能照搬照抄,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4)改革要符合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要符合國情,符合歷史發展潮流
(5)改革要注意政治、經濟、思想的協調發展、和諧發展等。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