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19-04-26 12:00:49
17、鑒定和判斷
(1)觀察顏色。藍色溶液:含有Cu2+的鹽溶液,如CuCl2、CuSO4、Cu(NO3)2。淺綠色溶液:含有Fe2+的鹽溶液,如FeCl2、FeSO4、Fe(NO3)2。黃色溶液:含有Fe3+的鹽溶液,如FeCl3、Fe2(SO4)3
(2)聞氣味:鹽酸、硝酸有刺激性氣味;氫硫酸(H2S氣體的水溶液)有臭雞蛋氣味;氨氣(NH3)、SO2氣體有刺激性氣味
(3)觀察生成沉淀。一般是:白色:、BaSO4、AgCl、Mg(OH)2,藍色:CuSO4,紅褐色:Fe(OH)3,且不溶于稀硝酸有:BaSO4、AgCl。能溶于稀硝酸并且有氣體(CO2)放出的是CaCO3、BaCO3。能溶于稀硝酸并且無氣體放出的是Mg(OH)2
黑色固體有:C、MnO2、CuO、Fe3O4、、Fe粉。(4)檢驗生成氣體。復分解反應生成的氣體一般是:CO2或NH3 (NH3是堿性氣體,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
18、離子的檢驗
(1)檢驗H+:石蕊試液;pH試紙;碳酸鹽溶液;活潑金屬,有氫氣產生;滴入酚酞的堿的紅色溶液;不溶性的金屬氧化物如CuO Fe2O3;不溶性的堿如Cu(OH)2。
(2)檢驗OH-:石蕊試液;酚酞試液;pH試紙;石蕊試液和酸溶液。加入MgCl2或CuCl2或FeCl3溶液,分別產生白色、藍色、紅褐色沉淀。
(3)檢驗Cl-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
(4)檢驗SO42-:加入BaCl2或Ba(NO3)2溶液,有BaSO4白色沉淀產生。
(5)檢驗CO33—:加入HCl或稀H2SO4溶液,有氣體產生;加入CaCl2或C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
19、實驗探究
(1)CO2與NaOH溶液是否發生了反應的實驗探究的原理是:CO2與NaOH溶液的反應,使氣壓減小(如軟塑料變癟等)進一步探究的方法CO2與NaOH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鹽酸,有氣泡產生,說明CO2與NaOH發生了反應,生成了Na2CO3。
(2)無明顯現象的酸與堿中和反應的試驗探究方法:向堿溶液中加入酚酞試液,溶液變為紅色,然后滴加酸,至紅色突然消失,證明酸堿恰好中和。
(3)兩種溶液反應產生沉淀或氣體后,是否完全反應的試驗探究方法:取上層清液,加入上述溶液中的一種,看是否還有沉淀或氣體產生。
20、常用干燥劑:
(1)濃H2SO4,氣體干燥劑。
(2)固體CaCl,氣體干燥劑。
(3)堿石灰(固體NaOH和CaO混合物)氣體干燥劑,不能用于干燥含CO2、SO2的氣體,
(4)CaO或Fe粉,食品干燥劑(不能食用)。
21、常用儀器聯接方法:鐵架臺:從下向上、從左到右。洗氣瓶:長進短出。干燥管:大進小出。U型管:左進右出。
22、實驗評價因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考慮:理論上是否正確;操作上是否簡便、安全;經濟上是否合理;是否消耗能量;是否對環境造成污染;產物是否便于分離。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