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19-05-15 20:51:06
曲阜市實驗中學 地理復習指導
各位領導和老師:
大家好,很高興能與各位探討2007年中考的復習問題,下面就地理學科的復習談一談個人的看法。
一、中考形勢分析。
1、 復習,內容多,任務重,課時緊。考試范圍包括初中四冊地理課本中的大部分章節及濟寧地理的內容,每周僅有的兩節地理課要很好地完成中考復習任務,是有很大壓力和困難的。
2、中考題目難度大,綜合性、靈活性與開放性都很強。注重對學生地理知識應用能力的考查,近兩年的中考成績說明那種認為讀讀背背就能考好成績的想法是錯誤的,鑒于此,老師在引導學生復習中一定要注重學生地理能力的培養。
3、參加中考閱卷的老師反映,學生對綜合題的主觀試題部分因回答不完整,語言不規范、不條理,失分現象較多。因此,老師在平時復習中,一定要求學生發揮想象能力,聯系教材與學生生活,多角度盡量全面并且要用地理的學科語言(學科術語)來作答,語言做到條理、簡約,讓人一看便清楚答的什么,不冗長,不費解,這樣就能讓閱卷老師滿意,獲得較高分數。
二、近幾年中考試卷的特點:
從近幾年濟寧市 試題的發展變化趨勢看,試題的導向性明確:突出了學科特點及創新教育,貼近社會和學生的生活實際,滲透了新課程的理念。 在保持連續性、穩定性的基礎上,強調了創新性、開放性。主要體現在:
1、突出了中考的導向作用。
(1)學科的導向性;突出地理學科的特點,與地圖有關知識的考查(含無圖考圖題)占的比重愈來愈大。05年試卷出現了七幅圖,占24分;06年試卷有九幅圖,占27分。
(2)素質教育的導向性:突出了學生能力的考查,試題在注重考查基礎知識的同時,重視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滲透地理觀念、地理意識的教育,考查了學生正確的環境觀、資源觀及可持續發展觀等。比如05年第22題非洲與我國的外貿合作極具互補性,結合我國經濟發展需要,你認為這種互補性體現在哪里?第24題美國東北部工業區和我國北方兩大工業區相比,具有明顯優勢的自然條件。06年第10、11題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和森林資源的保護問題等。
(3)新課程的導向性:試題注意聯系新課改,逐步滲透《地理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試題情境設置緊密結合學生身邊的生活實際,考查“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和“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從而引導學生的學習視野走出課本,走出課堂,走入生活,走向社會。
2、開放性題目大量增加。試題考查的知識既出自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而是根據《地理課程標準》的目標要求,引導學生拓寬視野,重視實踐,運用教材中的知識和實踐中形成的能力,去認識和解決社會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開放性題目所占的比重不斷加大,在開放性題目的設計中,特意沒有給出唯一答案,而是讓學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對所答內容進行整理、歸納。凡解答符合原理、切合實際者得分。開放性題目的增加,可以鼓勵學生展開思維的翅膀,進行主觀發揮,大膽聯想。同時也要求地理課堂教學必須具有開放性,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06年第21題讀圖找出澳大利亞自然和人文方面的信息,第22題請你出謀劃策都是明顯的例子。
3、綜合性的內容大量增加。所考核的知識空間跨度大,聯系性強。既有學科內部相關知識和能力之間的綜合,又有與生活實際、時事熱點問題的結合,全面考核了學生的審、讀、用、析圖能力,空間想象及時空轉換能力,推理能力,綜合性強。這樣設計試題,可以引導學生全面系統的學習,避免死記硬背、斷章取義,也可以引導教師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
三、地理復習的幾點建議。
1、轉變教學觀念,改變單純依靠“死記硬背”的教學模式,倡導靈活應用地理知識,牢牢把握人地關系這一主線。復習時以課本基礎知識、基本原理為主,不要搞題海戰術,復習課老師要精心準備,突出重難點,重在指導學生,忌面面俱到的把復習課上成了新授課。
2、重視“雙基教學”,突出能力培養。
從改革的方向來看,突出能力考核是大勢所趨,也是中考地理試題一個顯著特點,但這并不意味著對學科“雙基”教學的要求有絲毫的降低,而是進一步得到了加強。從嚴格意義上講,讀、用、填、繪圖能力屬于地理學科的基本技能范疇,最近幾年中考的試題中所有題目涉及的知識點,也都屬于課程標準中的基礎知識,能力考核是建立在“寬知”的基礎上。部分學生得分比較低,并不是由于試題本身難了或超綱了,而是由于許多考生對地理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掌握不到位。因此,使學生具有厚實的知識、技能基礎,理應成為日常教學的重要任務。在日常教學中,基本概念,原理,規律的掌握,不能僅僅停留在“知道了”,“記住了”的水平上,那樣,學生只能“依葫蘆畫瓢”,必須使得學生從一開始就做到真正“弄懂了”,“情況變了也會用”。在教學過程中,要盡力做到:在基礎知識梳理過程中,要重在幫助學生完善知識結構上。在完善知識結構后,要重在挖掘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上。要重視基礎知識中基本原理和規律的探究、發現、歸納乃至應用的過程,進行“追根求底”式地剖析和聯系實際的應用。
2、強化地圖教學,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
地圖是地理學科的特殊語言,也是地理學科的重要標志性語言。因此,讀圖能力歷來是地理教學中被首要培養的一種。在日常教學中,可嘗試以下做法:
①指導學生帶著問題去讀圖,通過讀圖把問題引向深入。根據心理學的觀點“思維總是由問題引起的”,提出問題,讓學生有目的地去學習,有利于知識的傳授。提出問題,引導讀圖,通過讀圖找出新問題,培養學生分析圖能力,這才是讀圖的目的,所以讀圖時要充分挖掘圖中的內涵, ②緊緊結合教材內容讀圖,讀圖的形式應多樣化。在讀圖時,必須選擇能準確反映教材內容的圖,指導學生從確定的某一方面去讀圖,使讀圖具有針對性。同時,讀圖的形式應多樣化,可以采用多種讀圖形式,如課本插圖,板圖,掛圖,投影片等相結合,才能持續的激發學生的興趣,再通過教師的啟發引導,進一步培養學生地理技能,形成填繪地理、讀圖計算、讀圖分析等能力。
3、注重閱讀能力與表述能力的培養
地理閱讀能力的培養,可以借鑒其它文科教學的分析思路,譬如:
①用逐句分析法從文字中獲取信息。
②用主題大意法從文字中獲取主要信息。
③用聯想法挖掘文字中的隱性信息。
地理表述能力需要地理教師長期地,有針對性的耐心培養,最好是滲透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可在教學的不同階段確定不同的表述層次,例如:
①第一階段----最準確的表述。
②第二階段----最完整的表述。
③第三階段----最簡潔的表述。
④第四階段----有理有據、多角度、多方位、科學簡潔的表述。
培養學生對文字材料的處理能力,教會學生如何從文字材料中提取有用的地理信息,教給學生要用地理的學科語言、地理術語來回答,發揮個人想象,多角度切入,注意聯系個人生活,力求語言準確、簡約、條理。
4、密切聯系實際,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
近幾年中考地理試題,特別重視考查學生應用地理知識進行分析和說明現實問題的能力,突出了地理學科的實用價值和社會功能。如最近幾年試題中的“溫室效應”、 “沙塵暴問題”、“水污染”、“森林破壞”、“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問題”、“四大工程建設問題”、人口問題等,都是國內外的一些熱點問題、焦點問題。因此,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到把現行教材與熱點問題有機結合,一是在教學中必須有意識的向學生傳授能反映地理學科廣泛應用和社會價值的知識;介紹與課本知識的有關的最新地理學科進展和科技成果,增強時代氣息,開拓學科視野;要有意識的把所學知識與現實問題聯系在一起,用它去解釋一些自然現象和社會問題,讓學生學會運用地理視角,去觀察和分析生活、生產和社會現實中各類有關地理問題。二是要引導學生自己關心國內外有關大事,特別要注意引導學生對涉及環境、資源、人口、發展等重大事件和科學技術的最新成果給予足夠的關注。
各位同仁,中考復習沖刺的號角已經吹響,讓我們齊心協力,共同把2007年中考這出戲演好,給全市人民一份滿意的答卷。
中考地理解題方法復習指導
地理解題思路復習指導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