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19-07-12 22:52:39
第2次打擊使祥子對靠拉車立家失去了信心,"他領略了一切苦處",變得更加沉默寡言,他認了命,只好把自己交給劉家父女了。可劉四并不肯"便宜了這個臭拉車的"招作他的女婿。于是在與虎妞的激烈爭吵后,他把女兒也一同趕出了家門。虎妞靠著自己的私房錢與祥子在一個大雜院里租房完婚。狠心的劉四變賣車廠席卷而走,虎妞在絕望中只能答應祥子的要求,買了輛車。祥子又拉上了用老婆錢買來的車,但隨著虎妞難產而死,他又只能賣掉車辦喪事。在第3次打擊下,祥子徹底垮了,他自暴自棄,向命運低下了頭。他吸煙上癮,喝酒賭錢,混一天是一天,還中了夏太太的引誘,染上了性病,搞垮了身體。而他所喜歡的大雜院的鄰居姑娘小福子被生活所逼下了"白房子"(下等妓院),不久又上吊自殺,這更使祥子萬念俱灰。于是他更加墮落,成了欺騙耍賴、吃喝嫖賭無所不為,又投機參加"革命活動",并成為靠出賣賺錢的極端利己的可憐蟲。"體面的,要強的,好夢的,利己的,個人的,健壯的,偉大的祥子","只剩下那個高大的肉架子,等著糜爛",黑暗社會就這樣埋葬了他。
祥子的悲劇,是他所置身的社會生活環境的產物。小說通過祥子周圍人物及人際關系的描寫,真實地展現了那個黑暗社會的生活面目,展現了軍閥、特務、車廠主們的丑惡面目,以及由他們織成的統治之網對祥子們的壓迫與被壓迫關系的一種變形反映。6.《名人傳》——《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托爾斯泰傳》同出于羅曼。羅蘭之手。一個是音樂家,一個是雕塑家,一個是小說家,各有自己的園地,三部傳記都著重記載偉大的天才在人生憂患困頓的征途上,為尋求真理和正義,為創造能表現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獻出了畢生精力。他們或經歷了病痛的折磨,或經歷了悲慘的遭遇,或經歷了內心的惶惑矛盾,或三者交疊加于一身,深重的苦難,幾乎窒息了呼吸,毀滅了理智。他們之所以能堅持自己艱苦的歷程,全靠他們對人類的愛,對人類的信心。
貝多芬的故事主要側重"扼住命運的咽喉",貝多芬以他頑強的意志,以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掃空了憂郁的思想,戰勝了肉體上和精神上的雙重折磨。米開朗琪羅的故事,展示了一個天才為了征服世界,為了創造不朽的杰作而付出慘痛的代價。內容主要分為上篇"戰斗",下篇"舍棄"和尾聲"死".托爾斯泰的故事既沒有《貝多芬傳》里的叛逆情緒,也沒有《米開朗琪羅傳》的強烈的悲劇性,整個故事比較平穩,主要的內容是:童年,高加索紀事,哥薩克,塞白斯多堡紀事,愛情與婚姻,對社會的憂慮等等。它是三篇故事中最長的一篇,也是對主人公的生平及其創作描寫最詳細的一篇。
《名人傳》告訴人們:悲慘命運不只降臨于普通人,它同樣降臨在偉人身上,享有盛名并不能使他們免除痛苦的考驗。然而以他們忍受痛苦的堅強意志作為榜樣,我們可以自覺地承擔起屬于自己的命運。我們應當堅定自己的信仰,從信仰中產生出承受痛苦的勇氣——它是我們在患難中保持的純真,在苦難中結出的果實,在絕望中看到的希望所在。
7.《紅與黑》主要描寫于連野心勃勃的短促的一生。作品以于連的遭遇為情節線索,從惟利是圖的外省小城到省會貝尚松、首都巴黎,從陰森可怖的神學院到黑幕重重的保王黨集團,從愛情生活、宗教活動到秘密政治會議,鮮明、生動地勾勒出一幅查理十世統治下的社會畫面。
于連是一個木匠出身的鋸木廠老板的兒子。這個富有才干的青年,在一個老軍醫的熏陶下接受了啟蒙學說。他嫌惡貧賤的出身和低微的地位,向往拿破侖時代的生活,渴望進上層社會,將來能入軍界。后來,他看到神甫的收入三倍于拿破侖手下大將的收入,便決定隱瞞自己的觀點,準備沿著神甫——主教的階梯向上爬。于連剛十九歲時經西朗神甫推薦,到市長家當家庭老師,開始接觸上流社會,他看到這些人心有憤慨,甚至幻想自己假如做了市長,一定會讓公道、正義得到勝利。然而官場的爾虞我詐對他產生了深刻影響。他學會了迎合,常常口是心非,貴婦德。瑞那市長夫人對他的愛情滿足了他的虛榮心……跟她的曖昧關系暴露后,于連被迫進入與世隔絕的貝尚松神學院。他的自由思想和出人頭地的欲念,在此更加受到壓抑,他感到度日如年,然而他每分鐘都假冒為善,終于提拔為神學課講師,并得到大主教的恩寵。不久,神學院內的派別斗爭,殃及于連。他當了木爾侯爵的私人秘書。在陰謀與偽善中于連進步神速,得到侯爵的賞識重用。他的不凡言談舉止又激發了不滿平庸生活的侯爵小姐瑪特爾的愛情。他用征服瑪特爾的辦法實現了自己的野心。然而正當他躊躇滿志,扶搖直上之際,貴族階級和教會狼狽為奸,設下圈套,威逼市長夫人寫了揭發信,侯爵因此取消他和瑪特爾的婚約。于連激忿之下,向正在祈禱的市長夫人射擊,市長夫人雖未致命,他卻因此被處死刑,最后上了斷頭臺,結束了短促的一生。
《紅與黑》的主要成就之一是塑造了主人公于連的藝術形象。他是波旁王朝時期進行個人奮斗的小資產階級青年典型。小資產階級具有兩重性,既有反對封建貴族和大資產階級的一面,也有和貴族、大資產階級妥協的一面,這種階級地位決定著他對現實社會既反抗又妥協的特點。
于連形象的典型意義在于通過他反抗——妥協——反抗的生活道路揭示了復辟王朝時期平民階級與貴族階級的嚴重對立,反映了小資產階級與知識分子對自由、平等的渴望,對封建制度的不滿,表現了不同時代不同的價值標準在他們身上所引起的矛盾沖突。
《紅與黑》中寫于連對三個典型環境(維里埃爾市的惟利是圖,貝藏松神學院的宗教專制,巴黎貴族社會的陰謀與偽善)的感受與反應,決定命運關鍵時刻的內心沖突和思想變化具體入微、引人入勝。從心理活動的折光鏡上,我們看到了于連的勇敢與怯懦,驕傲與自卑,狂熱與郁悶,看到了罪惡的現實如何扭曲他的人格以及他在偽善的道路上經受的矛盾與痛苦。于連從啟蒙學者和拿破侖那里獲得追求平等的觀念,激發了他小資產階級公民的積極性,正是這種觀念和積極性交配著他的一切心理活動。"于連悲劇性的奮斗史清楚地說明了,不合理的存在是造成他全部心理反應和行為方式的根本原因。在拿破侖時代可能成為英雄的青年,在復辟王朝時代只能慘遭毀滅。由此可見司湯達現實主義心理分析的深度和力量。"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