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5. 了解生命的獨特性,理解生命的可貴,能夠珍愛自己的生命。
人的生命的獨特性表現在哪里?
答:人的生命的獨特性突出表現在人類的生命具有智慧;更多地表現在人的個性品質、人生道路、實現人生價值的方式和途徑的多樣性。
為什么說是可貴的?
答:(1)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貴的財富,世界因生命而精彩;(2)生命是頑強的,也是脆弱的;(3)每種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各種生命息息相關需要相互尊重、相互關愛。
怎樣珍愛自己的生命?
答:珍愛生命要:(1)無論遇到多大的挫折永不放棄生的希望;(2)肯定、尊重、悅納生命;(4)創造、延伸生命的價值。
考點6:理解人生的意義和生命的價值,懂得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創造生命的價值。
人生的意義和生命的價值在哪里?
答: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有價值的。生命的意義不在于長短,而在于內涵,在于對社會的貢獻。怎樣創造生命的價值?
答: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勞動)為社會作貢獻來創造生命的價值。
考點7:能分辨自尊和知恥,了解自尊是獲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損人格的事。
(1)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別人卑躬屈漆,也不允許別人歧視、侮辱自己。自尊的表現:①知恥;②最看重自己的人格;③不做有損人格的事;④尊重他人。
(2)知恥是自尊的重要表現,是一個人對自己不恰當的行為感到羞恥的心理;
(3)虛榮心是一種追求表面上的榮耀的心理,是扭曲的“自尊心”。
考點8:懂得管理和安排自己的生活,逐步培養自立能力,準備過獨立的生活。
什么是自信?為什么要培養自信心?
答:(1)自信是人對自身力量的確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實現所追求的目標。
(2)①自信為我們搭起一個人生的平臺,使我們積極、主動地應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并使我們保持心情平靜,從容地享受生活樂趣。②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什么是自立?為什么要培養自立能力?怎樣培養自立能力?
答:(!)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不依賴他人。
(2)人生需要自立:①自立的過程也是我們鍛煉生活能力、心理和道德品質的過程;②唯有自立才能成為自己、他人、社會負責的人,才能在社會中立足。
(3)培養自立能力要:①在思想上,告別依賴,樹立自立意識;②在行動上,最基本的就是要立足于自己當前生活、學習中的問題,從小事做起;③大膽地投身社會實踐。
考點9:知道對待生活要有自強不息的精神,要在實踐中努力培養自強精神
自強的含義是什么?
答:自強就是對未來充滿希望,永遠向上,奮發進取。
為什么要培養自強不息的精神?
答:(1)自強是一個人活出尊嚴、活出個性、實現人生價值的必備品質;是我們健康成長、搞好學習、將來成就事業的強大動力;(2)自強不息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
怎樣培養自強不息的精神?
答:(1)首先要樹立堅定的理想(理想是自強的航標);(2)戰勝自我,是自強的關鍵;(3)揚長避短是自強的捷徑;(4)要有堅強的意志,敢于面對困難。
考點10:知道責任感的含義,懂得人在少年階段的基本責任
責任的含義是什么?
答:責任是一個人應當做的事情和不應當做某些事情。
青少年的基本責任是什么?
答:①對自己負責;②對他人負責;③對集體負責;④對國家負責;⑤對社會負責。
怎樣做一個負責作的公民?
答:(1)我們的責任包括:①對自己負責(信守承諾;勇擔過錯)。②對他人負責;③對集體負責(關愛集體);④對國家負責;⑤對社會負責(熱心公益,服務社會)。
(2)①對可以選擇的責任,要對承擔責任的代價與回報進行正確評估和選擇,一旦作出選擇,就要義無反顧地擔當起我們應負的責任;②有些該做的事情,并不是我們自愿選擇的,但也要全身心地投入。總之要自覺、主動承擔責任,享受承擔責任的快樂。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當代青少年的歷史使命;奉獻精神是社會責任感的集中表現。
考點11:知道正確的是非善惡是做人的基本品質,懂得如何鑄造判斷是非善惡的良知的標尺。
正確的是非善惡觀是做人的基本品質,是人的良知;具體的是非善惡的標尺是:道德、法律、好榜樣。
如何鑄造判斷是非善惡的良知標尺?
答:①懂道德,學法律;②選擇好的榜樣;③學會理性分析;④樹立美好理想。
考點12:知道社會的復雜性,能夠正確對待長輩親朋、傳播媒體、社會流行等不同的社會影響,在生活的道路上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
面對誘惑,怎樣做出正確的選擇?
答:(1)對成功和榮譽,必須通過正當途徑和刻苦努力來獲得。(2)對待金錢,一定要取之有道,通過合法勞動和正當途徑獲得。(3)對電子游戲決不能沉迷。(4)對黃賭毒和邪教要認清危害,堅決抵制。
怎樣抵制不良誘惑?
答:面對不良誘惑,需要我們結合實際,用科學的態度、堅強的意志、清醒的頭腦和正確的方法,擺脫它們的干擾,避免其對自己的危害。具體方法:①避開誘因法;②婉言謝絕,提高自制力;③專時專用,改正不良習慣;④聯想后果法。
新初三快掃碼關注
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學習技巧,學科知識點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