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分鐘課時檢測練
第四章細菌和真菌
第五章病毒
(30分鐘100分)
一、選擇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
1.某品牌乳制品被檢出黃曲霉毒素M1超標140%。黃曲霉毒素是由黃曲霉產生的一種強烈的致癌物質。如圖所示為黃曲霉菌落,關于該菌落敘述錯誤的是()
A.構成該菌落的黃曲霉是一種真菌
B.菌落較大,呈絨毛狀
C.菌落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D.構成該菌落的黃曲霉靠孢子繁殖
【解析】選C。本題考查真菌及真菌菌落的特點。黃曲霉是一種真菌,靠孢子繁殖。由真菌構成的菌落一般較大,呈絨毛狀、絮狀或蜘蛛網狀。細菌構成的菌落一般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因此C項錯誤。
2.如圖是巴斯德著名的"鵝頸瓶"實驗示意圖。甲、乙兩瓶內裝有等量的同種肉湯,甲瓶煮沸,乙瓶不作處理。一段時間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鮮,另一瓶變質;接著,將保鮮那瓶的瓶頸打斷(如丙圖),數日后,瓶中的肉湯也變質。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瓶頸打斷后肉湯變質是因為空氣中的細菌進入了肉湯
B.未打斷瓶頸時肉湯變質的是乙瓶
C.甲、乙形成的對照實驗的變量是肉湯是否煮沸
D.此實驗證明肉湯中的細菌是由空氣中存在的細菌產生的
【解析】選C。本題考查對巴斯德實驗的理解。空氣中的細菌進入肉湯后,可在肉湯中大量繁殖,導致肉湯腐敗變質,瓶頸打斷前,空氣中的細菌無法進入瓶內的肉湯,故肉湯不會變質;瓶頸打斷后空氣中的細菌進入了肉湯,使肉湯變質;乙瓶沒有煮沸,肉湯中有細菌,故會變質;甲、乙兩瓶形成對照,實驗的變量是細菌。
3.科學家研究發現,幽門螺旋菌是一種引起胃腸道疾病的病原體。它最突出的細胞結構特點是()
A.沒有成形的細胞核B.沒有細胞壁
C.沒有細胞膜D.沒有細胞質
【解析】選A。本題考查細菌的結構特點。幽門螺旋菌是細菌的一種,具有細菌的結構特點,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沒有成形的細胞核。
【互動探究】幽門螺旋菌的營養方式是什么?為什么?
提示:異養中的寄生。因為它寄生在人體內,不含有葉綠體。
4.(2015·攀枝花模擬)下列關于細菌生殖的敘述,正確的是()
A.細菌生殖產生的新細菌,與原細菌所含的遺傳物質不同
B.莢膜與細菌生殖有直接關系
C.細菌靠分裂進行生殖,環境適宜時生殖速度很快
D.細菌適應性很強,在不同環境中有不同的生殖方式
【解析】選C。細菌進行簡單的分裂生殖,一個細菌橫向分裂成兩個細菌,所產生的新細菌與原細菌所含的遺傳物質是相同的;莢膜起保護作用,與細菌生殖無關;在環境適宜的時候,不到半小時,細菌就能分裂一次,可見細菌的生殖速度是相當快的;細菌適應性很強,在不同環境中都為分裂生殖。
【備選習題】下列有關細菌的敘述正確的是()
A.細菌有桿形、球形等不同形態,我們身邊隨處肉眼可見
B.細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但都有DNA集中的區域
C.大多數細菌含有葉綠體,能夠自己制造有機物
D.所有細菌都屬于生態系統中的消費者
【解析】選B。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掌握細菌的形態結構及生命活動等知識。細菌的個體十分微小,用肉眼看不見,要想觀察必須借助于顯微鏡。細菌最突出的特征是沒有成形的細胞核,但DNA都集中在一定區域。大多數細菌只能利用現成的有機物生活。腐生細菌屬于生態系統中的分解者。
5.下列關于芽孢的敘述,正確的是()
A.芽孢就是孢子
B.芽孢是細菌在不良環境條件下產生的生殖細胞
C.霉菌菌落表面呈現的紅、褐、綠、黑等顏色是芽孢的顏色
D.芽孢是細菌的休眠體,對不良環境有較強的抵抗能力
【解析】選D。本題考查孢子與芽孢的區別。芽孢是細菌的休眠體,對不良環境有較強的抵抗能力,在環境適宜的時候,芽孢能夠萌發形成細菌,孢子則是一種生殖細胞。霉菌菌落表面呈現的紅、褐、綠、黑、黃等顏色是孢子的顏色。
6.與洋蔥葉肉細胞相比,細菌的細胞中沒有的是()
①細胞壁②細胞質③細胞膜
④成形的細胞核⑤葉綠體
A.①②③④B.①④⑤
C.③④D.④⑤
【解析】選D。本題主要考查細菌與植物細胞的區別。洋蔥葉肉細胞為植物細胞,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成形的細胞核、葉綠體,而細菌的細胞中無成形的細胞核和葉綠體。
【知識拓展】細菌的細胞結構歸納
(1)共有結構: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DNA。
(2)特殊結構:莢膜、鞭毛和芽孢,有的細菌有莢膜,莢膜起保護作用;有的細菌有鞭毛,鞭毛使細菌游動;有的細菌能形成芽孢,芽孢是細菌渡過不良環境的休眠體。
(3)細菌無葉綠體。
(4)細菌都是單細胞生物。
7.(2014·株洲學業考)春天受潮的衣物、鞋子和食品上容易長出絨毛狀的霉,這些霉屬于下列哪類生物()
A.細菌B.乳酸菌C.霉菌D.酵母菌
【解析】選C。春天溫度適宜,受潮的衣物、鞋子和食品具備霉菌生存的條件,霉菌大量繁殖,長出大量絨毛狀的菌絲。
8.(2014·桐城學業考)馬鈴薯葡萄糖培養基廣泛用于培養酵母菌和霉菌,其培養基成分有馬鈴薯粉、葡萄糖、瓊脂和水。根據這一特點可以推知酵母菌和霉菌細胞中不可能含有()
A.細胞壁B.線粒體
C.細胞核D.葉綠體
【解析】選D。本題考查酵母菌和霉菌的結構。從培養基的成分看,主要為有機物,說明酵母菌和霉菌細胞中無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
9.(2015·江西學業考)關于青霉菌和大腸桿菌的比較中,說法正確的是()
A.都通過孢子繁殖
B.都有細胞核
C.都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D.都是由一個細胞構成
【解析】選C。本題考查青霉菌和大腸桿菌的比較。大腸桿菌屬于細菌,細胞內沒有成形的細胞核,青霉菌屬于真菌,細胞內有成形的細胞核。細菌只由一個細胞組成,而青霉菌由多個細胞組成。大腸桿菌通過分裂繁殖,青霉菌通過孢子繁殖。由于二者細胞內均無葉綠體,也無與進行光合作用有關的酶,所以都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10.(2014·杭州學業考)與如圖所示生物相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A.該生物是一種桿狀細菌
B.在生態系統中,該生物屬于生產者
C.該生物依靠呼吸作用貯存能量
D.該生物有細胞核
【解析】選D。本題考查真菌的形態結構、營養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點。圖中所示生物為蘑菇,蘑菇屬于真菌,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蘑菇細胞中沒有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必須依靠現成的有機物維持生活,蘑菇能分解有機物維持生存,因此在生態系統中是分解者;蘑菇依靠呼吸作用釋放能量。
【知識拓展】不同營養方式的細菌和真菌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
微生物舉例在生態系統
中的作用
腐生微生物枯草桿菌、乳酸菌分解者
寄生微生物炭疽桿菌、肺炎雙球菌消費者
自養型微生物硫細菌、硝化細菌生產者
11.細菌、真菌在分解自然界中的有機物時,產生的物質是()
A.水B.二氧化碳[來源:學科網]
C.無機鹽D.以上三者均是
【解析】選D。本題主要考查細菌和真菌在分解有機物時產生的物質。細菌和真菌可以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進而制造有機物。
12.(2014·濱州學業考)隨著"光盤行動"這一新聞熱詞成為2013年度最知名的公益品牌之一,節約意識日益深入人心。家里的剩菜剩飯可以用保鮮膜包起來短時間保存,保鮮膜的作用主要是()
A.隔絕空氣,擋住灰塵
B.釋放出化學物質殺死細菌
C.隔絕空氣,避免空氣中的細菌進入
D.隔絕空氣,使食物中的細菌無法呼吸
【解析】選C。本題考查食品的保存方法。食品腐敗的原因是細菌的大量繁殖或生長,用保鮮膜保鮮吃過的剩菜剩飯主要是避免空氣中的細菌侵入。
【備選習題】(2014·漳州學業考)腌肉長時間不易腐爛,主要原因是()
A.空氣中沒有細菌和真菌
B.細菌和真菌都是對人類有益的,不會使肉腐爛
C.腌肉含鹽濃度高,抑制細菌和真菌的生長和繁殖
D.腌肉不含有機物,不利于細菌和真菌的生長和繁殖
【解析】選C。本題考查食品腐敗的原因及防止食品腐敗的方法。防止食品腐敗的原理是殺死或抑制細菌和真菌的生長和繁殖。腌肉內含鹽濃度高,抑制了細菌和真菌的生長和繁殖,故能長時間不易腐爛。
13.(2015·郴州模擬)下列關于細菌、真菌與人類關系的敘述,錯誤的是()
A.酵母菌等應用于食品制作
B.青霉等應用于疾病防治
C.鏈球菌(細菌)引起人患手癬、足癬
D.甲烷菌等應用于污水處理
【解析】選C。本題考查細菌、真菌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酵母菌用于食品制作;青霉的分泌物可提取制作青霉素,用于殺菌消炎;甲烷菌能夠將污水中的有機物分解轉化成甲烷,用于凈化污水;鏈球菌寄生在人體內,可引起人患扁桃體炎、猩紅熱、丹毒等多種疾病;手癬和足癬是由寄生真菌感染造成的。
【備選習題】細菌和真菌分布廣泛,無處不在,與人類關系密切。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制醬離不開霉菌
B.細菌和真菌能引起食品腐敗
C.真菌能產生抗生素
D.人類腸道中的細菌都是有害的
【解析】選D。本題考查細菌、真菌與人類的關系。人們制醬要用到霉菌;食品的腐敗變質是由一些細菌、真菌引起的;青霉能產生青霉素;人類腸道中的細菌有的對人類有益,如益生菌,有的對人類有害,如痢疾桿菌。
14.(2015·廣州模擬)燒傷容易感染綠膿桿菌,人們利用綠膿桿菌噬菌體來治療,能有效地控制綠膿桿菌的感染,綠膿桿菌噬菌體是()
A.病毒B.細菌
C.單細胞生物D.粉末狀藥物
【解析】選A。本題考查病毒的分類。根據寄生的細胞不同,可以將病毒分為三大類:專門寄生在人和動物細胞里的動物病毒、專門寄生在植物細胞里的植物病毒、專門寄生在細菌細胞里的細菌病毒,也叫噬菌體。
15.(2015·臨沂學業考)下圖為幾種生物示意圖,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①②可用來制面包和酒
B.③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構成
C.對污水凈化有一定作用的是①④
D.①與⑤相比,在細胞結構上的主要區別是沒有成形的細胞核
【解析】選A。由圖可知,圖中①②③④⑤分別是細菌、酵母菌、病毒、草履蟲、青霉菌。用來制作面包的是酵母菌,而非細菌;病毒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構成;細菌和草履蟲對污水凈化有一定的作用;細菌與青霉菌相比,在細胞結構上的主要區別是沒有成形的細胞核。[來源:Z,xx,k.Com]
【備選習題】大多數細菌、真菌和病毒的共同特點是()
A.都對人類有益
B.都是孢子生殖
C.都是單細胞生物
D.都能利用現成的有機物
【解析】選D。本題考查細菌、真菌和病毒的結構、營養方式、生殖方式、與人類關系等知識點。細菌是單細胞結構,細胞內沒有成形的細胞核;真菌有單細胞的,也有多細胞的,細胞內有成形的細胞核;病毒沒有細胞結構,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構成。大多數細菌、真菌和病毒都沒有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都能利用現成的有機物維持生命活動。細菌進行分裂生殖,真菌多數進行孢子生殖,病毒在它所寄生的活細胞內繁殖后代。它們既有對人類有益的方面,也有對人類不利的方面。
二、非選擇題(共4小題,共55分)
16.(9分)圖A是某種細菌的結構示意圖,圖B表示不同細菌在培養基上生長的情況,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A中,②是,能夠保護細菌;③是,能控制物質進出。
(2)根據圖A中有[]這種結構,可判斷出該種細菌是會運動的。
(3)在圖B中,我們肉眼看見的不是一個一個的細菌,而是。從微生物培養的角度來說,培養基中必須有,以保證細菌生長的需要。
(4)細菌一般有、、三種形態。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細菌的形態結構。[來源:學科網ZXXK]
(1)圖A中,①是鞭毛;②是莢膜,能夠保護細菌;③是細胞膜,能控制物質進出;④是DNA集中的區域;⑤是細胞質。
(2)圖A中有[①]鞭毛這種結構,細菌依靠鞭毛的擺動運動,因此可判斷出該種細菌是會運動的。
(3)在圖B中,我們肉眼看見的不是一個一個的細菌,而是菌落。細菌繁殖的條件是:適宜的溫度、適量的水分、豐富的營養物質。
(4)細菌有球形、桿形、螺旋形等不同形態。
答案:(1)莢膜細胞膜(2)[①]鞭毛
(3)菌落營養物質(4)球形桿形螺旋形
17.(21分)如圖是幾種病毒的結構示意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B、C都由①和②兩部分構成,①是,②是。
(2)A、B、C的名稱分別為()
A.腺病毒、煙草花葉病毒、大腸桿菌噬菌體
B.煙草花葉病毒、腺病毒、大腸桿菌噬菌體
C.大腸桿菌噬菌體、腺病毒、煙草花葉病毒
D.大腸桿菌噬菌體、煙草花葉病毒、腺病毒
(3)圖中的A屬于病毒,B屬于病毒,C屬于病毒,它們的分類依據是。
【解析】本題考查病毒的結構及識圖理解能力。
(1)圖中①為蛋白質外殼,②為遺傳物質。
(2)圖A為煙草花葉病毒,屬于植物病毒;圖B為腺病毒,屬于動物病毒;圖C為大腸桿菌噬菌體,屬于細菌病毒。
(3)病毒必須寄生在活細胞內,一旦離開活細胞,通常會變成結晶體。
答案:(1)蛋白質外殼遺傳物質(2)B
(3)植物動物細菌寄生的細胞不同
【知識拓展】細菌、真菌和病毒的比較
項目細菌真菌病毒
常見
種類桿菌、螺旋菌、球菌青霉、黑根霉、酵母菌、大型真菌植物病毒、動物病毒、細菌病毒(噬菌體)
細胞
組成單細胞單細胞或多細胞無細胞結構
內部
結構細胞內無成形的細胞核細胞內有成形的細胞核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的遺傳物質組成
營養
方式絕大多數異養
(寄生或腐生)異養
(寄生或腐生)異養(寄生)[來源:學科網]
主要生
殖方式分裂生殖孢子生殖自我復制
18.(12分)在一玻璃瓶中加入適量淀粉、水和少量酵母菌,調成稀糊狀。瓶口和連有導管的橡皮塞均用凡士林密封住(整個過程均無菌操作)。導管的另一端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試管中。將該裝置放在溫暖的地方一段時間。請根據現象回答下列問題:
(1)試管中會持續有氣泡冒出,打開玻璃瓶會嗅到酒味。出現這兩種現象的原因是。取一些糊狀物滴上碘液,不變藍色,原因是。
(2)若把上述裝置中的酵母菌換成乳酸菌,其他操作均不變,試管中的石灰水;乳酸菌與酵母菌相比較,在細胞結構上的主要不同是。
【解析】本題考查酵母菌的作用及細菌和真菌在結構上的主要區別。
(1)酵母菌是真菌,它在無氧條件下可以把淀粉轉化為酒精并產生二氧化碳氣體,所以試管中會有氣泡冒出,并且石灰水會變渾濁,因為二氧化碳有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的特性;打開密封的玻璃瓶嗅到的酒味是分解時產生的酒精。
(2)乳酸菌是細菌,它能把淀粉轉化為乳酸,因為沒有二氧化碳產生,所以試管中的石灰水不會變渾濁,也沒有氣泡冒出。細菌和真菌在結構上的主要區別是細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
答案:(1)酵母菌把淀粉分解轉化為酒精并產生二氧化碳淀粉被完全分解(或酵母菌將淀粉全部分解)
(2)不變渾濁(或無氣泡冒出或無變化)乳酸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或酵母菌有成形的細胞核)
19.(13分)為驗證果實表皮的保護作用,某生物實驗小組利用蘋果做了如下實驗:
①取3個干凈消毒的塑料袋,分別標上1、2、3號,把三個完整新鮮的蘋果洗干凈,將其中一個蘋果放入1號袋內,密封。
②另取一個腐爛蘋果,用消毒牙簽刺入腐爛處,拔出后輕輕在一個蘋果表面劃動,但不劃破表皮;重復三次,裝入2號袋內,密封。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裝入3號袋內,密封。
④將3個塑料袋放在溫暖、黑暗的環境中,每天觀察,連續三天。
請完成下列問題:
(1)請將步驟③補充完整。
(2)實驗中能形成對照實驗的是。
(3)該小組在步驟④觀察的現象是。請設計一個實驗記錄表格。
(4)若實驗現象為1號和2號袋內蘋果不腐爛,而3號袋內蘋果腐爛,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上結論是否可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題考查探究的相關知識。
(1)本實驗中包含2組對照實驗:1號袋和2號袋,變量是果皮上是否接種微生物;2號袋和3號袋,變量是果皮是否劃破。
(2)1號袋的處理是果皮外沒有接種微生物,2號袋的處理是果皮外接種微生物,所以3號袋的處理應該是微生物接種在果皮以內,可采取使用消毒后的牙簽刺入腐爛處,拔出后在一個蘋果表面劃動并劃破表皮的方法進行。
(3)在溫暖、水分適宜、有機物豐富的環境中,微生物會大量生長繁殖,引起蘋果腐爛,所以我們可根據蘋果的腐爛程度來推斷果皮的作用。
(4)若1號袋和2號袋內的蘋果不腐爛,3號袋內的蘋果腐爛,可說明果皮具有保護作用。
(5)實驗用的蘋果太少,偶然性太大,結論不可靠,為了增強實驗的科學性,我們可以多用幾個蘋果進行重復實驗。[來源:學科網ZXXK]
答案:(1)用消毒牙簽刺入腐爛處,拔出后在一個蘋果表面劃動,劃破表皮;重復三次
(2)1號袋和2號袋(2號袋和3號袋)
(3)蘋果是否腐爛(蘋果腐爛程度)
1號袋2號袋3號袋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4)果實表皮有保護作用
(5)否蘋果數量太少,實驗存在偶然性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