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下午3時左右,中國駐馬來西亞檳城總領館的工作人員,在領館大門外發(fā)現三個并排放置的灰色紙箱,周圍一個人沒有,也沒有留下任何信息。
領館人員立刻警覺起來。出于安全考慮,3點20分,他們向當地警方報了警。
檳城警方很驚訝。他們馬上派出拆彈專家、危險品處理小組、消防人員和救護車等一群人抵達現場,并拉起了警戒線。當地記者也聞訊而來,在遠處架設起攝像機。
隨后,拆彈專家身著厚重的拆彈服,慢慢靠近箱子,對箱子進行了初步檢查。他們判定,不能隨意挪動箱子。
危險品處理小組穿好生化服,在附近待命,以防箱子里泄漏出什么化學品。
警方最后決定,出動遙控機器人引爆這些紙箱。在專家的操作下,遙控機器人靠近箱子,并放置好引爆物。
“啪”的一聲,箱子被成功引爆。飛出一片片方型的白色物體,好像是....口罩?
危險品處理小組對飛出的物體上化驗后,發(fā)現上面也沒有任何有害物質,他們真的只是一堆再平常不過的口罩。
而這些箱子到底是誰放的?
后來,警方查看到社交媒體上發(fā)布的一條視頻,才搞清楚事情的原委。視頻里,貌似是幾個馬來西亞華人青年,在領館門口留下了3箱口罩,拍了一小段視頻,就徑直跑開了。
他們還高舉“中國加油”“武漢挺住”的牌子合了影。
原來只是虛驚一場。這些關心中國疫情的年輕華人,心思單純,想的是做好事不留名。
二
在馬來西亞的鄰國菲律賓,牽掛國內疫情的華人華僑們可沒這么“冒失”。
在菲律賓,150萬華人華僑結成大大小小上百個社團組織。面對這次國內疫情,社團之間聯合起來行動,形成很強的合力。
1月24日大年三十的晚上,菲華聯誼總會理事長戴國安在新聞上看到疫情的報道后,馬上召集旅菲校友聯合會、菲華新聯工會、菲律賓《世界日報》的負責人,發(fā)動社團成員一起為國內募資,當晚就募集了1000萬比索(約130萬人民幣)。
接下來幾天,他和其他華人華僑跑遍了周邊的醫(yī)療公司和藥房,在最短時間內籌集到166箱物資,包括N95口罩、防護衣、測溫儀、防護眼鏡等。1月27日,這批物資就在馬尼拉機場被緊急裝載運走。
次日,由菲華各界聯合會、菲律賓宋慶齡基金會等11家社團組成的菲華社救災基金會,以及菲絲綢之路國際商會的代表來到中國駐菲大使館,懇請使館代為轉交給疫區(qū)的捐款,分別是1440萬比索(約合200萬人民幣)、1500萬比索(約合206萬人民幣)。
在東南亞地區(qū)華人最多的泰國,1月31日上午在曼谷機場,已在當地居住27年的華人虎炎眼見著她千方百計搜集到的所有物資順利登機,忍不住落了淚。
前一天晚上,由于機場告訴她47箱口罩太多,無法全部放上倉位緊張的國際航班,她連夜和其他朋友拆掉所有包裝盒,再重新打包壓縮至32箱。當日早晨6點,她把貨物運到了機場。
在遙遠的西班牙,華僑華人捐贈的醫(yī)療物品總數已超過300萬件,很多貨物是從葡萄牙、摩洛哥采購而來。西班牙甘肅商會會長孫毅甚至 “打飛的”飛往瑞典協(xié)調廠家預訂口罩。
華人曾雪在馬德里經營一家川味火鍋店,她最近沒時間去照料生意,每天到處尋找醫(yī)療用品貨源。她特別關注湖北省內不那么受人關注但又物資緊缺的其他城市,比如黃岡、孝感,并向這些地區(qū)的醫(yī)院郵寄了物資。
三
還有些華人行動得更早。
由于工作關系,島叔的同事、人民日報海外版的記者加了不少華人朋友的微信。年三十當天,同事就看到美東華人社團聯合總會會長梁冠軍發(fā)了一條朋友圈,配圖是“美東僑界采購10萬個口罩支援武漢疫區(qū)”的新聞截圖。
1月23日凌晨,湖北省武漢市關閉離漢通道。這10萬個口罩是全球最先抵達武漢的海外捐贈物資之一。
在這之后,作為美國東部最大的僑團,美東華人社團聯合總會向旗下221個僑團發(fā)出倡議:“全部行動起來!”接下來幾天,他們又向國內寄送了募集到的醫(yī)用口罩100萬個。
在緬甸密支那,高仲品和家人正準備年三十的團圓飯時,接到國內的一通電話,聽到云南騰沖缺少醫(yī)療物資的消息。
當晚,他就帶著妻兒出門采購。一家三口分兵三路,全城商店挨個跑,6個小時下來,屋里摞滿了醫(yī)用外科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液、洗手液等各類散裝物資。
第二天,他和同鄉(xiāng)們商量起代購物資的事,大家全無猶豫,一位同鄉(xiāng)的話更是說得提氣:“說什么代購,我們直接捐!”
短短兩三天,緬甸各地云南籍華僑華人奔走行動。在打包裝箱時,高仲品注意到一個貼著“密支那育成高級中學高中2801、2802班全體敬贈”紙條的箱子。
高仲品打聽后才得知,原來,聽老師們說騰沖防疫物資告急,這所華文學校兩個班級的學生主動捐出平時積攢的班費,自發(fā)跑了許多家商店采購口罩。其中既有不少“僑二代”、“華二代”,也有在當地土生土長的緬族孩子。
“緬族孩子們說,他們多次受邀去騰沖學習中文和中國文化,對中國有感情。騰沖有需要,中國有需要,他們想出力。”老師對高仲品說,“孩子們捐贈的物資雖然不多,但其中的‘胞波’情誼特別珍貴。”
從1月26日開始,來自緬甸的防疫醫(yī)療物資陸續(xù)送達騰沖。
四
華人華僑中,最“硬核”的采購方式是怎樣的?
在柬埔寨,浙江麗水華僑趙普洲在春節(jié)前夕得知家鄉(xiāng)疫情防控物資緊張后,馬上開始尋找相關用品。兩天內,他采購到1.4萬只口罩寄回國。
在這個過程中,趙普洲體會到當地采購口罩的困難,他很快認識到,單單靠購買,難以有效解決國內口罩的缺口。于是,他找到了一家符合國內醫(yī)療生產標準的口罩工廠,然后就直接出手將其收購了。
前兩天,趙普洲對聯系他的記者表示,“全額收購”已經完成,但產品要進入國內,尚需辦理一些資質文件。他正在委托第三方,辦理相關手續(xù)。
最“硬核”的送貨方式是怎樣的?
1月29日上午,俄羅斯華人華僑捐贈的2噸醫(yī)療物資,由返程的中國旅游團從莫斯科“人肉”“閃送”帶到杭州。
為了克服航班取消、物資無法及時運回國內的困難,俄羅斯浙江商會會長鄧惠燕等人在采購好物資后,聯系到了正在俄羅斯觀光的旅行團,拜托70名中國游客利用客機運貨。
同時,他們和航空公司聯系,約定此次航班行李不限重,并同俄羅斯海關等相關單位積極協(xié)調,迅速完成重達2噸的244箱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等捐贈物資的裝機起運工作。
在非洲的肯尼亞,華僑華人捐款捐資已超百萬元人民幣。肯尼亞華人企業(yè)凱景國際空運公司,主動承擔了物資由內羅畢運往國內的海關報關、質檢報檢和機場地勤服務等一切費用。
2月3日,當第四批5000多箱醫(yī)療物資在內羅畢機場裝機時,由于物資較多,飛機貨倉無法全部容納,南航方面和部分乘客協(xié)商后騰出大片客艙用于裝貨,延后起飛的乘客毫無怨言。
除了上述國家,歐洲的法國、比利時、荷蘭、莫斯科、波蘭、意大利、塞爾維亞、匈牙利等國,亞洲的日本、韓國、新加坡、印尼、蒙古等國,大洋洲的澳大利亞、新西蘭……華人華僑全都行動了起來。
“作為海外僑胞,我只是盡自己的綿薄之力。”1月30日,身在中美洲小國巴拿馬的黃偉文發(fā)了一條朋友圈,配圖是碼得整整齊齊的一箱箱口罩。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