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20-02-25 18:22:22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
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1.“自經自經喪亂少睡眠”一句中“喪亂”指安史之亂事件。
2.“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的深刻含義是:表現了詩人推己及人,舍己為人,憂國憂民的理想和愿望,反映了詩人人格的偉大與高尚。
3.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集中體現了作者關心人民疾苦憂國憂民的博大胸懷和舍己利人的思想情感。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思想情感:對邊塞奇異風光的熱愛和贊美,表達對朋友的依依惜別之情。
1.本詩中,從視覺角度看,色彩鮮明,紅白映襯的兩句詩是“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2.請描述“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在你腦海中出現的畫面。
山路盤旋曲折,已看不見友人離去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串馬蹄的足跡。抒發了因朋友返京而產生的無限惆悵與依依惜別的感情
3.請你對“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兩句詩作一點賞析。
詩句以梨花喻雪,新穎奇特,讓人在冰天雪地里如同置身于大好春光中。而一個“忽”字,既寫出了塞外氣候的變幻奇特,又表現了詩人見到奇麗雪景后的驚喜之情。
《己亥雜詩》
龔自珍(清)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整首詩既有離別京城的愁緒,又有回歸的喜悅,更有始終不變的報國之志。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是膾炙人口名句,試選一個角度作賞析。
以落花、春泥為喻,寄托了詩人雖離開官場,但依然關心著國家的命運的愛國熱情,表達了詩人對理想和信念的執著追求。現常用來贊頌老年人發揮余熱的無私奉獻精神。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唐)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1.對《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詩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B)
A、“望”字將送別地點與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州”聯系起來了。
B、“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表現了依依不舍的傷感之情。
C、“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富于哲理,隱含好男兒志在四方的意思。
D、這首詩,通過送別友人,表現了詩人寬闊的胸襟、真摯的情意和對友人的深情慰勉。
2.“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一句中,“無為”的意思是不要、無須,詩句表達了詩人豪邁曠達(爽朗樂觀)的思想感情。
3.簡述你對“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兩句詩蘊含哲理的理解。
對偶,朋友只要心靈相通,即使遠隔天涯,也如近鄰。不同于以往送別詩的傷感之情,而是積極樂觀的豪邁之情,給人以鼓舞和安慰。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全篇中絕妙佳句便是那“草色遙看近卻無”了。遠遠望去,朦朦朧朧,仿佛有一片極淡極淡的青青之色,這是早春的草色。看著它,人們心里頓時充滿欣欣然的生意。可是當你帶著無限喜悅之情走近去看個仔細,地上是稀稀拉拉的極為纖細的芽,卻反而看不清什么顏色了。生動逼真的寫出了早春風貌。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對比手法,把早春的淡遠草色與晚春滿城處處煙柳的景色進行對比,直抒胸臆,寫出了者對早春景色的贊美和喜愛。
《無題》
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也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李商隱是我國唐代后期最為杰出的詩人。繼盛唐“大李杜”(李白和杜甫)后,他和杜牧并稱為“小李杜”。
試分析一下“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含義及藝術特色。
以春蠶吐絲、蠟炬成灰來喻對愛人至死不渝的忠貞和無窮無盡的思念情感,運用對偶、比喻雙關修辭表現感情,形象生動,貼切感人。此外,它還寓含著一種超越詩歌本身內容而更具普遍意義的哲理:用以歌頌對工作或事業的忠誠執著,無私奉獻。全句言深情而寓真理,含義雋永,耐人尋味。
《相見歡》
李煜(五代)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1.這首小令是南唐李后主降宋后所寫,借以表達他的亡國哀思。其感情基調是:凄婉。
2.“剪不斷,理還亂”是用什么比喻什么?有何妙處?現在人們用這一比喻,有什么新意?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用“麻絲”來比喻“離愁”,化抽象為形象,含蓄的表現了詞人悲痛沉郁的感情。情景交融,寫了詩人詩人失去自由,囚禁生活的孤凄悲涼,亡國之痛和離家之愁。
《登飛來峰》
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1.下列各句中的“尋”與“飛來山上千尋塔“中“尋”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句是(D)
A、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不久)
B、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尋找)
C、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尋常)
D、掘地深逾尋丈。(量詞,計量單位)
2.寫出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詩句意思相同或相似的詩句(或格言、成語)。
示例:
(1)如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2)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3)高瞻遠矚。
(4)站得高,看得遠。
賞析:1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告訴我們站得高才能看得遠,要有不怕困難,勇于攀登的決心。與杜甫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相似。
《漁家傲·秋思》
范仲淹(宋)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
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坐落在崇山峻嶺間的孤城,當暮靄生成、夕陽西下時,便緊緊地關閉了城門,這里當然和內地城市華燈初上時的景象迥然不同。這也點明了戰事吃緊、戒備森嚴的特殊背景。
1.“衡陽雁去”是說“大雁向衡陽飛去”,而不是“大雁從衡陽飛走了”。
2.全詞的上片寫景,“異”一字統領下文景物的描寫,渲染了邊境環境孤寂荒涼的特點。
3.談談你對“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的理解。
抒發了將士們壯志難酬的感慨和思鄉憂國的情懷,雄渾沉郁,蒼涼悲壯。
4.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用典故,表達思念家鄉,但功業未立,壯志難酬的矛盾心理。
《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1.用你自己的話,描述“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所展現的壯觀場面。
隨從出獵的武士個個戴著錦帽,穿著華貴的貂皮獵裝,縱馬馳騁,浩浩蕩蕩的隊伍如同一陣疾風驟雨,從地勢平緩的山岡上席卷而過。
2.“親射虎,看孫郎”是倒裝句,即“看孫郎,親射虎”。用典故,以孫權自喻,雖年邁,仍有少年的狂氣,還要建功立業,表現詩人過人的膽識和勇氣。
3.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用典故,詞人以魏尚自比,表達希望朝廷能重用他,給他機會去建功立業,殺敵報國。
4.“老夫聊發少年狂”中一個“聊”字,則表現了作者欲為國盡力而不得的激憤之情。
5.“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詞人為自己勾勒了挽弓勁射的英雄的形象,英武豪邁,氣概不凡,其中“天狼”在這里指自西北來進擾的西夏軍隊。用典故,表達渴望殺敵報國,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1.表現作者壯志難酬,使整首詞的風格由雄壯變得悲壯的一個詞是“可憐”。
2.詩人盡管“白發生”,卻依然眷念自己曾經浴血征戰的疆場。這種眷念的情結從詞中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兩個細節可以讀出。
3.根據你所掌握的歷史知識,說說“了卻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收復中原,統一國家。
4.詞人為什么要寫“醉里”和“夢回”的情景?
通過寫“醉里”和“夢回”的情景,表現作者渴望馳騁沙場、殺敵報國的壯志和壯志難酬的無奈、悲憤。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