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20-02-28 18:08:39
②頷:點頭。
③之:指陳堯咨射箭十中八九這一情況。
康肅問曰:“①汝(rǔ)亦知射乎?②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③但手熟(shú)④爾。”
①汝:你。
②吾:我。
③但:只,與前一個“但”意思相同。
④爾:同“耳”,相當于“罷了”。
康肅①忿(fèn)然曰:“②爾③安敢④輕吾射!”翁曰:“以我酌(zhuó)油知⑤之。”⑥乃取一葫蘆
①忿然:氣憤的樣子。然,表示“……的樣子”。在翻譯句子時“忿然曰”可以翻譯為“生氣地說”。
②爾:你。注意稱呼的變化,前面“汝”,這里“爾”,翻譯雖相同,但語氣實則大不同。
③安:怎么。
④輕:作動詞用,輕視。
⑤之:指射箭也是憑手熟的道理。
⑥乃:于是。
①置②于地,③以錢覆④其口,⑤徐以杓(sháo)酌油瀝(lì)⑥之,⑦自錢孔入,⑧而錢不濕。
①置:放置。
②于:在。
③以:用。
④其:代詞,指代葫蘆。
⑤徐:慢慢地。
⑥之:指油。
⑦自:從。
⑧而:連詞,表示轉折,翻譯為“但是”。
①因曰:“我亦無他,②惟手熟(shú)爾。”康肅笑③而遣(qiǎn)④之。
①因:于是。
②惟:只是。
③而:連詞,表示修飾,相當于“著”。
④之:代詞,指賣油翁。
(二)重點句子翻譯
1.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一個賣油的老頭兒放下擔子,站在那兒,斜著眼看他,很長時間都不離開。
2.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
(賣油的老頭兒)看到他每十箭射中八九箭,只是對此微微點頭。
3.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賣油的老頭兒說:“憑我倒油(的經驗)知道這個(道理)。”
4.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
用一枚銅錢蓋住葫蘆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過銅錢方孔)滴入(葫蘆)。
5.我亦無他,惟手熟爾。
我也沒有別的(奧妙),只是手熟罷了。
(三)揣摩語言
1.“爾安敢輕吾射!”
寫出了陳堯咨的驕橫之態。
2.“手熟”兩個字表現了賣油翁對陳堯咨箭術不以為意的態度。
3.“以我酌油知之。”
表現了賣油翁從容自若的態度。
4.詳寫賣油翁“酌油”這段文字的目的是什么?
為了刻畫人物和表達中心的需要,詳寫賣油翁瀝油技藝的高超,突出他以理服暴、以“酌油”技藝制勝對方的形象;對陳堯咨恃技驕橫則無較詳細的描寫,突出了各自的性格,文章中心也得以突出。
5.第一段寫“公亦以此自矜”,又寫賣油翁“微頷之”為下文兩人起沖突做鋪墊。
(四)課文分析
1.陳堯咨對待賣油翁的態度前后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原因是什么?
陳堯咨由生氣到不得不為賣油翁高超的酌油技巧所折服。__因為他從賣油翁的表演中明白了“無他,但手熟爾”的道理。
2.讀了課文,你認為一個人應該如何看待自己的長處?又該如何看待他人的長處?
要把自己的長處當作一種戰勝困難、張揚個性的資源優勢,而不是進行宣揚的資本。對別人的長處,應善于汲取所長、學為己用,不可嫉妒詆毀。
3.這個故事揭示了什么道理?
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長處也沒必要驕傲自滿的道理。
第四單元梳理
一、課文內容梳理
《葉圣陶先生二三事》從治學、待人、為文等方面記敘葉圣陶先生生前的一些瑣事,表現了先生待人寬、律己嚴的品德。語言平實樸素,感情真摯動人。
《驛路梨花》這篇文章,從整體上看是按“我們”的所見所聞的時間順序組織材料的,是順敘,在順敘過程中又有插敘;如果按小茅屋的產生及遷延過程看,又是溯源的倒敘,恰似倒卷珠簾。在情節的安排上,作者巧妙地設置懸念和誤會,使情節富有戲劇性。整篇文章,短短的篇幅,卻形成了路轉峰回、跌宕起伏之勢,讀來很有味道。
《最苦與最樂》中,梁啟超從最苦和最樂兩方面來談人生的責任,告誡我們:人生在世,必須要對家庭、社會、國家以及自己盡到應盡的責任,這樣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短文兩篇》中《陋室銘》《愛蓮說》立意鮮明,是作者對自己志趣與節操的表白。我們要體會古人立身處世的崇高境界。
二、單元字詞匯總
13.葉圣陶先生二三事
誨人不倦huìrénbùjuàn:教導人特別耐心,從不厭倦。
商酌zhuó:商量斟酌。
不妥tuǒ:不好,不合適。
付之一笑:比喻不計較,不當一回事。
累léi贅zhuì:指拖累、麻煩。
別biè扭niu:這里指說話、作文不通順,不流暢。
拖沓tà:形容做事拖拉。
14.驛路梨花
延伸:延長,伸展。
迷茫:廣闊而看不清的樣子。
簡陋:(房屋、設備等)簡單粗陋。
悠閑:閑適自得。
恍huǎng惚hū:精神不集中,神志不清。這里指夢中看得不真切的樣子。
暮色:傍晚昏暗的天色。
紅潤:紅而滋潤,多指皮膚。
漫步:沒有目的悠閑地走。
晶瑩:光亮而透明。
折損:這里指對方禮節過重,自己承受不起。
修葺qì:修理(建筑物)。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