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20-03-13 19:03:25
(3)根據文中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有發燒、咳嗽、頭痛、乏力、腹瀉、胸悶等癥狀,可以確診為“非典”。
B.健康人進入非典病人呆過但離開超過6個小時以上的房間,一般不會被感染。
C.“非典”病毒不會浮游在空氣之中,所以一般不會通過空氣傳播。
D.“非典”患者在15天內病情沒有惡化,一般不會有生命危險。
答案:(1)C; (2)B; (3)A
解析:
(1)“非典”這個詞在文中屬于重要詞語,關于“非典”的信息,散見于全文。“非典”是少痰,并非無痰;典型性肺炎有傳染性。
(2)“非典”還可以間接感染。
(3)推斷題一般都具有較強的迷惑性,在整個實用類文本閱讀中屬于較難的題型。此題A項中“確診”一詞不當。
二、古詩文閱讀與賞析
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后面各題。
除夕
【唐】來鵠
事關休戚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后,又將憔悴見春風。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注】王安石:宋代政治家、改革家、文學家,作此詩時身為宰相,正在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屠蘇:藥酒名。
1. 下列對詩的內容的理解和分析,錯誤的兩項是( )
A. 兩首詩都以中國的傳統節日為題,但抒發感情不同,來詩表達的是虛度年華的悔恨和遠離故土的思念之情;今朝教育網收集;王詩抒寫自己執政變法、除舊布新、樂觀自信的心態和喜悅的心情。
B. “愁到曉雞聲絕后,又將憔悴見春風”是指最讓人哀愁的是伴著陣陣報曉的雞鳴,憔悴的人兒又迎來了春風。“又”字表達詩人漂泊他鄉的時間之長。
C. 王詩是一首寫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攝取老百姓過春節時有代表性的生活細節:點燃爆竹,飲屠蘇酒,金雞報曉,換新桃符,充分表現出春節的歡樂氣氛。
D. 古代風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蘇酒,然后用紅布把渣滓包起來,掛在門框上,用來“驅邪”和躲避瘟疫。
E. 王詩雖然用的是白描手法,極力渲染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同時又通過元日更新的習俗來寄托自己的思想,表現得含而不露。
2. “又將憔悴見春風”和“春風送暖入屠蘇”在處理景與情的關系時有何異同?請作簡要分析。
【答案】
1. AC 2. 同:這兩句都運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異:①“又將憔悴見春風”借樂景抒哀情,借新春之景抒發詩人對家鄉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②“春風送暖入屠蘇”則以樂景寫樂情,通過新年熱鬧的場景抒發詩人愉快的心情。
【解析】
1. 試題分析:這是一道綜合考核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題目,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歌的所有內容,注意結合全詩進行分析,主要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容一般為曲解詩意,答題時注意仔細辨析。題中A項,“來詩表達的是虛度年華的悔恨和遠離故土的思念之情”說法錯誤,這首詩沒有表現虛度年華的悔恨。C項,“金雞報曉”是來詩的內容,王詩中沒有這一細節。
2. 試題分析:此題考核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的能力,答題時注意明確具體的手法,然后詩歌的內容解釋,然后分析藝術效果。此題要求分析情景關系,相同點是借景抒情,不同點主動點注意景和情是映襯還是反襯,由詩句“又將憔悴見春風”借樂景抒哀情,借新春之景抒發詩人對家鄉對親人的思念之情,屬于反襯;“春風送暖入屠蘇”則以樂景寫樂情,通過新年熱鬧的場景抒發詩人愉快的心情,屬于正襯。
三、作文押題與高分范文(素材)
作文預測①:
對2020年的春節,人們的感受不一。有人覺得年味太淡,完全沒有過年的氣氛,不能四處走動,比較壓抑。有人認為防控疫情需要大家安靜待在家中,而且親情和家庭氛圍更濃了,這樣過年別有意義。
對此,你的看法是怎樣的?
高分范文①:
這個春節,我們以“靜”致敬
(上下滑動查看)
沒有春節不是流動的,也沒有春節不是走動的。這是以往中國人過春節的常態,熱熱鬧鬧、走親串戶、朋友相聚,動起來的春節被視為祥和、歡樂的時節。
然而,這個春節,真的不一樣。一個現實原因就是,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疫情還在持續,全國人民為此揪心。應該以什么樣的狀態與心態,過好這個春節,值得我們細細思量。春節的流動、拜年的走動、廟會的人頭攢動,這些人們已經習慣了的過年方式,在這些日子里恐怕需要改一改了。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