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20-03-22 10:24:36
⑧取道。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鴻門宴》)
⑨說,講。何可勝道也哉!(《游褒禪山記》)
20.得
“得”字是會意字,甲骨文上邊是“貝”字(即貝),表示錢財,下邊是“又”字,象人手。合起來指手持錢財。表示取得、獲得。
dé
①取得,獲得。求之不得,寤寐思服。(《關雎》)
②心得,收獲。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游褒禪山記》)
③得意,滿足。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蘭亭集序》)
④通“德”,感激。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魚我所欲也》)
⑤能夠。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鴻門宴》)
⑥融洽。某亦守法,與公甚相得。(《記王忠肅公翱事》)
⑦適宜,得當。此言得之。(《六國論》)
děi
必須,應該。吾得兄事之。(《鴻門宴》)
21.度
“度”是形聲字,小篆從“又”部,庶(省略灬)聲(韻母相同)。指用手、手臂測量長度。表示測量長短。
dù
①計量長短的標準。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鄭人買履》)
②限度。樂盤游,則思三驅以為度。(《諫太宗十思疏》)
③制度,法度。內立法度,務耕織。(《過秦論》)
④度量,氣度。常有大度。(《漢書?高帝本紀》)
⑤常態。群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荊軻刺秦王》)
⑥次,回。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江南逢李龜年》)
⑦譜寫。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揚州慢》)
⑧過。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涼州詞》)
duó
①計算,衡量。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過秦論》)
②推測,估計。度我至軍中,公乃入。(《鴻門宴》)
22.非 fēi
“非”是象形字,金文象兩翅相背。表示違背、相反。
①不對的,錯誤的。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歸去來兮辭》)
②責怪,認為不對。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逍遙游》)
③不是。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師說》)
④不。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后土實所共鑒。(《陳情表》)
⑤沒有。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勸學》)
23.復 fù
“復”是形聲字,甲骨文從“攵”部,畐(fú)聲。后來寫作“復”,表示回來、返回。
“復”字又是“複”字的簡化字,音fú。“複”是形聲字,小篆從“衣”部(即衤),復聲。表示有里有面的雙層衣服,夾衣。后引申為多層的、繁復的。
①返回。以是知公子恨之復返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②恢復。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師說》)
③回答。公子往,數請之,朱亥故不復謝。(《信陵君竊符救趙》)
④告訴,上報。有復于王者曰:“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梁惠王上》)
⑤夾層的,雙層的。復道行空,不霽何虹?(《阿房宮賦》)
⑥繁復,重復。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⑦再,又,還。于是項伯復夜去,至軍中。(《鴻門宴》)
24.負 fù
“負”本來寫作“負”,是會意字,小篆上邊是“人”字,下邊是“貝”字(即貝),表示錢財。合起來指人有了錢財,生活就有了依靠。表示依仗、依靠。
①背著東西。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國也》)
②擔負,承受。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夫。(《阿房宮賦》)
③使……承擔。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廉頗藺相如列傳》)
④憑借,倚仗。秦貪,負其強,以空言求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⑤享有。久負盛名 (成語)
⑥覆蓋。蒼山負雪,明燭天南。(《登泰山記》)
⑦背棄,違背。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廉頗藺相如列傳》)
⑧辜負。誓天不相負!(《孔雀東南飛》)
⑨蒙受,遭受。不明不暗,負屈銜冤。(《竇娥冤》)
⑩敗,戰敗。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六國論》)
25. 蓋
“蓋”本來寫作“蓋”,是形聲字,小篆從“ ”部(即艸),盍聲(古音相近)。表示用蘆葦或茅草編的覆蓋物。
ɡài
①古稱傘。今已亭亭如蓋矣。(《項脊軒志》)
②遮蓋。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孔雀東南飛》)
③勝過,壓倒。力拔山兮氣蓋世。(《項羽之死》)
④發語詞,大概。蓋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禪山記》)
⑤承接上文,解釋原因。大概。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游褒禪山記》)
⑥用在句首,不譯。蓋余之勤且艱若此。(《送東陽馬生序》)
hé
通“盍”,何,怎么。技蓋至此乎?(《庖丁解牛》)
26.故 ɡù
“故”是形聲字,小篆從“攴”部,古聲。表示變故、事故。
①緣故,原因。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舊交。君安與項伯有故?(《鴻門宴》)
③舊。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念奴嬌?赤壁懷古》)
過去,從前。軒東故嘗為廚,人往,從軒前過。(《項脊軒志》)
④衰老。暮去朝來顏色故。(《琵琶行》)
⑤故意,特意。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鴻門宴》)
⑥仍然,仍舊。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孔雀東南飛》)
⑦固,本來。此物故非西產。(《促織》)
⑧所以。故木受繩則直。(《勸學》)
27.顧 ɡù
“顧”本來寫作“顧”,是形聲字,小篆從“頁”部(即頁),雇聲(古音相近)。表示回頭看。
①回頭。相如顧召趙御史。(《廉頗藺相如列傳》)
看,視。成顧蟋蟀籠虛,則氣斷聲吞。(《促織》)
②顧念,顧惜。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隴西行》)
顧慮,顧及。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鴻門宴》)
③看望,拜訪。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出師表》)
④只是,不過。顧計不知所出耳!(《荊軻刺秦王》)
⑤豈,難道。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為學》)
28.固 ɡù
“固”是形聲字,小篆從“囗”部,古聲。表示城郭、關塞堅固。
①險要的地勢。秦孝公據崤函之固。(《過秦論》)
②鞏固,安定。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③頑固。獨夫之心,日益驕固。(《阿房宮賦》)
④牢固。君臣固守以窺周室。(《過秦論》)
⑤堅決,堅持。藺相如固止之。(《廉頗藺相如列傳》)
⑥本來,原來。至于顛覆,理固宜然。(《六國論》)
⑦確實,實在。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
⑧固然。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報任安書》)
29.歸 ɡuī
“歸”是形聲字,甲骨文右邊是“婦”字(即婦,省去“女”),左邊是“ ”(duī)字,表聲(韻母相同)。后來又加形旁“止”(“趾”的本字,象人腳),寫作“歸”表示女子出嫁。
①舊指女子出嫁。后五年,吾妻來歸。(《項脊軒志》)
②返回。田園將蕪胡不歸?(《歸去來兮辭》)
③歸還。臣請完璧歸趙。(《廉頗藺相如列傳》)
④向往,歸附。而皆背晉以歸梁。(《伶官傳序》)
⑤結局,歸宿。天下同歸而殊途。(《周易?系辭下》)
30.國 ɡuó
“國”本來寫作“國”,是形聲字,小篆從“囗”部,或聲(聲母相近,韻母相同)。表示國家。
①國家。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燭之武退秦師》)
②國都,京城。蚤起,施從良人之所之,遍國中無與立談者。(《離婁下》)
31.過 ɡuò
“過”本來寫作“過”,是形聲字,小篆從“辵”部(即辶), (ɡuō)聲(古音相近)。表示走過、經過。
①過失,過錯。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勸學》)
②走過,經過。雷霆乍驚,宮車過也。(《阿房宮賦》)
③勝過,超過。裘馬過世家焉。(《促織》)
④犯錯誤。人恒過然后能改。(《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⑤責備。聞大王有意督過之。(《鴻門宴》)
⑥拜訪,探望。愿枉車騎過之。(《信陵君竊符救趙》)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