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20-04-10 17:17:26
(選自湖北省仙桃市中考滿分文《在陽光下成長》)
技巧點撥:這段結尾突出陽光的作用,將陽光與成長結合在一起,暗示自己成長道路雖不平坦但充滿陽光,表達出一種樂觀向上的情緒。既照應了主旨,又顯得情韻深厚。
結尾
俗話說:“編筐編簍,全在收口。”文章結尾十分重要,不能虎頭蛇尾,也不可畫蛇添足。結尾要言有盡而意無窮,要有余味耐咀嚼,更要讓讀者讀完文章之后久久不能忘懷。
精妙的結尾,能使文章整體結構更加嚴謹自然、完整統一,使文章的內容和主旨更加深刻、鮮明,能夠增添文章的藝術魅力,給人如品香茗、如嚼橄欖之感,讓人回味無窮。結尾有法而無定法,要根據文章整體的謀篇布局來采用適宜的方法,這樣才能使文章結尾給人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優美的樂章要有好的尾聲,或余音裊裊,或震人心魄。議論文的結尾能起到歸納全文、照應全篇、深化主旨的作用,并可以綜合運用議論抒情等手段,使文章意味深長,發人深省,回味無窮,又稱豹尾。這樣的結尾,通常有以下幾種:
1.點睛式
因此,當你正為一件事或一個問題絞盡腦汁時,不妨將其放遠了品味,這時你會驀然發現,距離并不重要,親疏并非是牽絆,絆,放遠了的事物原來也別有一番天地!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誰都不能夸口說自己是完美的,代表亙古不變的真理;但同時,也沒有人一無是處,因此我們要相信自己,也相信別人。在“胸有成竹”時相信自己,在“迷茫悵然”時相信別人,讓二者相互配合,相互補充,我們才會擁有精彩的人生。
書法、繪畫、音樂這些細微的元素,構成了氣勢恢宏的中華五千年的博大文化。這種博大不是我們把細微的元素一一羅列出來所能涵蓋的,我們需要進行文化的苦旅,在一枝一葉中品味文化的精彩,接受中華文化的洗禮和熏陶,使自身在人格上得到充實、磨煉和升華!
用簡潔或富有哲理的語句歸納總結,揭示中心,點明意義;或議論收束,突出主旨。這些作文的結尾都用非常簡潔或者是深含哲理意味的語言來點明題旨,突出文章的中心,增強了論證力度,也增加了論證結構的完整性。
2.升華式
如《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的作者這樣結尾:
綜上所述,忙能讓我們感受到生活的充實,但是我們的忙應有張有弛,這樣,才能保證生活的質量,人人都能忙出效率,忙出成果,從而帶來國家富強,人民幸福。(作者將張弛之道的效果,由個人而延及國家、人民,使文意豐富深化,自然升華了主旨。)
3.照應式
結尾照應文題,或照應開頭,前后呼應,血脈貫通。照應式又可按具體表達方式分為兩種。
《勿以好惡論斷之》結尾——勿以好惡論斷之,也許你會發現,狗尾草也會開出美麗的花!結尾點題,文題照應,形成結構上的對稱美,給人以清晰深刻的印象,緊扣題目,點明論點,收束有力。
4.引用式
用名言、俗語、警句、歌詞和詩文結尾,收束有力,余音繞梁。
《不可靠,不可不靠》結尾——最后,“所有的感情在本性上都是好的,我們應避免的只是對它們的濫用和誤用”。笛卡爾也告訴我們在認知事物時,應謹慎地基于理智,輔以情感,努力使感情的親疏遠近在認知事物的過程中發揮正面的作用。
結尾引用了笛卡爾的名言,既是對前文的歸納總結,又進一步論證了論點,不僅同開頭緊密照應,而且還水到渠成地點出了全文的中心論點,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用名言、警句、俗語等結尾,不僅是對文章整體上的一種提升,而且使得文章的哲理性加強,耐人尋味。
5.排比式
這樣的結尾在內容上能照應前文,但又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有深化主旨的作用,更兼語意親切感人,語句富有節奏韻律,能使閱卷者擊節稱嘆。
如:
忙碌的身影,也已為現代化建設加瓦添磚;
忙碌的身影,也曾讓世界為你感動吶喊;
忙碌的身影,也向關懷你的人傾訴愛的呼喚!
作者有意將三個排比句獨立成行,強化了結尾的意圖,給閱卷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上三種結尾形式常常互相兼容,使結尾的形式更為豐富。顯然,要寫好結尾,作者必須有著全文脈絡的強烈的整體感,有著深化中心、升華主旨的強烈意識,遣詞造句要抒發飽滿的激情,從而使結尾蘊含震撼力。
6.設問式
設問結尾,發人深思。
《米盧與孔明》結尾——為何千年的文化積淀卻讓我們越發功利與目光短淺?為何我們在現代社會里沐浴著文明,卻在心中滋長著狹隘?米盧與孔明,我們的對待又為何如此不公?我們是否也應該重新審視,該怎樣對待忘記與銘記?
某考生高考佳作《人生也是一張答卷》結尾——在人生這張大考卷上,問題看似簡單,答案看似豐富多彩,但真要交出一份滿意的答案,遠非想象中那么簡單。你會如何作答呢?
《走不倦的人生》結尾——繁忙的人生中,快樂不少,痛苦不多。心態平了,道路自然平。雖然《瀟灑走一回》早已退出了流行歌曲排行榜,但生活中,又何妨瀟灑走一回呢?
以上佳作都在文章的結尾采用設問的方式,不僅引起人們的深思,還會產生一種強烈的感染力,達到了較好的結尾效果。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