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2-02-28 11:26:35
【單元概述】
明清時期,指從1368年明朝建立到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前(即清朝前期)的歷史。其發展特點是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鞏固與發展,也是中國封建社會的衰落時期。具體表現在:政治上,君主專制發展到頂峰(廢丞相、特務統治、軍機處、文字獄、八股取士)。經濟上,在前代基礎上繼續發展。民族關系上,統一多民族國家進一步鞏固。對外關系上,中國開始遭受外來禍患,中國人民開始反殖民、反侵略斗爭;對外政策由開放走向閉關。文化上,古典小說的高峰,戲劇的繁榮。1368年,朱元璋稱帝,建立明朝,定都應天府,他就是明太祖。(1)在地方:①取消行中書省,設立“三司”。②分封諸子為王,駐守各地,監控地方,鞏固皇室。(2)在中央:①廢除丞相制度和中書省,提升六部職權,直接向皇帝負責。②分散兵權,設立五軍都督府,將軍隊調動和武官任命權統歸兵部。(3)設廠衛特務機構:錦衣衛和東廠,監視臣民。(廠衛特務機構的設置,是明朝君主專制強化的一種表現。)(4)實行八股取士,控制思想。八股取士禁錮了知識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社會的進步。2.明朝的對外關系(1)友好交流:明朝鄭和七下西洋(1405~1433年),先后到達亞洲和非洲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堪稱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不僅增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和地區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來,而且開創了西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亞非海上交通線,為人類的航海事業作出了偉大貢獻。(2)抗擊外來侵略:明朝戚繼光組建“戚家軍”抗倭,在臺州九戰九捷,平定了浙東地區的倭患;隨后又平息福建、廣東地區的倭患,使東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戚繼光領導的抗倭戰爭是一場反侵略的戰爭,他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英雄。(詩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3.明朝的建筑藝術明代長城,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比較秦長城:西起臨洮,東到遼東)總長萬余里。明長城布局合理、技術先進、設施完善、質量堅固,是各民族交往的紐帶,充分體現了中國人民的智慧。明朝修建紫禁城(今稱故宮),是當時世界上最宏大、最輝煌的皇家建筑群。(1)《本草綱目》:明朝醫藥學家李時珍編寫,總結了我國古代藥物學成就,被譽為“東方醫學巨典”。(2)《天工開物》:明朝的宋應星編寫,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3)《農政全書》:明朝農學家徐光啟編著,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農業科學巨著。1644年,李自成起義推翻明朝。1616年,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建立政權,國號大金,史稱后金。1635年,皇太極改族名為滿洲;1636年,改國號為清。1644年清兵入關。(1)臺灣:明朝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臺灣,鄭成功是我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1684年,清設臺灣府,隸屬福建省。1885年,臺灣正式建省,成為中國的一個行省。(2)西藏:冊封達賴、班禪;設駐藏大臣。(3)新疆:康熙皇帝平定葛爾丹叛亂;乾隆皇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亂,設伊犁將軍。土爾扈特部落在渥巴錫的領導下于1771年回歸祖國,得到乾隆帝的妥善安置。(1)設軍機處(雍正時期),使君主專制進一步強化。(2)推行文字獄 和文化專制政策,維護了集權統治,但禁錮思想,阻礙社會發展。(1)京劇的形成形成:乾隆時,四大徽班進京。徽調吸收其他地方戲的優點,加于創造改進,在道光年間形成一個新的劇種“皮黃戲”, 被稱為“京戲”或“京劇”。特色:生旦凈丑四大行當,繼承中國古代戲曲歌舞并重的傳統,將唱念做打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一套獨具特色的藝術體系。京劇是中國文化的“國粹”之一,被稱為“國劇”。(2)《紅樓夢》:清代藝術成就最高、影響最深遠的小說。初名《石頭記》,曹雪芹創作了前80回,后來高鶚續寫了后40回。這部小說深刻反映了封建社會末期的社會現實和尖銳矛盾,揭露統治者的腐敗,揭示了封建社會走向衰亡的命運。至今,被譯為多種文字,成為世界文化寶庫中不可多得的文學名著。(1)表現:頒布“禁海令”,嚴厲限制海上貿易,不準商船、漁舟“片帆出海”;臺灣建制后,開放寧波、漳州等對外通商,嚴格限制商品的種類和出海船只的載重量;1757年,關閉其他港口,只開放廣州一處通商口岸,特許廣州十三行經營對外貿易事務。(2)影響:①積極:對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動曾起到過一定的自衛作用。②消極:導致國家的閉塞,使中國錯失了向西方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的機會,中國逐漸落伍于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
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戰國秦兩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和十國,遼宋夏金元明清。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