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2-04-22 16:44:30
1)本節課所涉及到的“真菌”一詞對學生來說比較陌生,教師可以布置學生課上自帶面包,然后開門見山:面包、饅頭為什么暄軟多孔?直接引出主題。這樣,更貼近生活,對本節內容產生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2)關于酵母菌部分的教學,最好結合實驗同步進行,因為酵母菌個體微小,需要借助顯微鏡才能觀察到,教師可以擬定觀察提綱,讓學生有針對性地仔細觀察,避免盲目性,邊觀察邊紀錄,提高學習效率。觀察提綱要依據教材內容,可適當調整,要科學、具體,形式不限,起到指導觀察的作用。如:
①你找到酵母菌了嗎?確認嗎?它與氣泡有何不同?。
②酵母菌的形狀。
③酵母菌的顏色(染色前)。
④你看到酵母菌的哪些結構?
⑤你能繪出一個酵母菌的結構圖嗎?請繪出來,并注明各部分的名稱。
⑥酵母菌含葉綠素嗎?
⑦你觀察到這種形狀(帶有芽體的酵母菌)的酵母菌了嗎?。
酵母菌出芽生殖的芽,與綠色開花植物的芽不是一個概念,教師應明確地指出,酵母菌細胞上長出的突起,比母細胞小得多,好像母細胞上的一個芽體,所以叫做芽。
酵母菌的營養方式,學生不太容易理解,教師可以設計兩個小實驗來解決這一難點,如:
<;實驗1>;:教師在培養酵母菌培養液時,分別放在敞口的廣口瓶和蓋嚴的廣口瓶中,課上讓學生比較、區別(后者可嗅到酒香味)。
<;實驗2>;:取盛有質量分數為5%蔗糖溶液的三角燒瓶兩只,其中一只投入一小塊新鮮酵母或發面、葡萄糖等,另一支搖晃后塞好瓶塞,都置于溫暖處,一日后取出�;蛘呷∪菬績芍唬恢环湃爰佑薪湍傅挠衩追蹪衩鎴F,另一只僅放入玉米粉濕面團,都塞好瓶塞,皆置于20℃處,一日后取出。演示時先將有酵母的瓶塞換上帶導管的瓶塞(注意速度要快),導管一端插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試管中,頓時冒出氣泡,石灰水不久變混濁,而對照的一瓶也按上述方法重復實驗,則石灰水無變化。
通過這兩個演示實驗說明酵母菌有氧無氧都能生活。無氧時產生部分酒精。酵母菌分解葡萄糖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再啟發學生分析總結面包、饅頭暄軟多孔的原因。
關于孢子生殖部分,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圖片分析,不難理解。
在用顯微鏡觀察酵母菌時,由于酵母菌是無色的、較透明的,所以要將顯微鏡的光線調得暗一些,視野太亮不易觀察。待用稀釋的碘液染色后,再將顯微鏡調得亮一些,這樣,就便于觀察了。
(3)關于霉菌部分的教學,可以這樣引入:青霉素治療某些病的效果很好,你知道它的來歷嗎?它是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發現的,在20世紀40
相關推薦:
關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中考知識點,應試技巧
助你迎接2022年中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