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系統及其穩定性
*1、生態系統:在一定自然區域內,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環境共同構成生態系統。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包括所有在地球上的生物和這些生物生活的環境。環境:是指生物生存的地點和存在于生物周圍影響生物生活的各種因素。例如:水稻生活在稻田里,從含義上來說,稻田是水稻生存地點,但是還有對水稻生存影響更大的各種因素,如水、肥、陽光、溫度、雜草、害蟲等。因此,環境包括直接因素和間接因素。不同的生物,對環境的要求不一樣。生態因素:環境中影響生物的形態、生理和分布等的因素叫做生態因素。生態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光、溫度、水)和生物因素(影響該生物生存的其他生物)。但不包括生存地點。
2、生態系統的類型:水域:海洋、淡水、濕地;陸地:森林、草原、荒漠、農田、城市等。
*3、生態系統的組成:一個生態系統由生物與非生物環境組成。生物部分:生產者——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為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提供物質和能量。消費者——動物:直接或間接地以植物為食。分解者——細菌、真菌:分解動植物的遺體并利用其中的有機物和能量(腐生性微生物)。非生物部分:水分、溫度、陽光、空氣、土壤。
*4、食物鏈:生態系統中,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消費者與消費者之間通過吃與被吃形成了食物關系,這種不同生物之間由于食物關系而形成的鏈條式聯系,叫做食物鏈。如:草→蝗蟲→食蟲鳥→蛇→鷹。一條完整的食物鏈起始點為生產者(綠色植物),終止位置為肉食動物。生態系統中,生物種類越復雜,個體數量越龐大,其中食物鏈就越多,彼此間的聯系也越復雜。
*5、食物網:一個生態系統中有許多條食物鏈。各條食物鏈并不是孤立的,多食物鏈彼此交錯,形成復雜的網狀聯系,生物之間由于食物關系構成的網狀聯系,稱為食物網。
6、生態系統的營養關系結構越復雜,生態系統越穩定。
*7、太陽能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動的能量來源。在生態系統中,能量是沿著食物鏈依次流動的。一般說,一個環節只能把獲能量的約10%—20%傳遞給下一個環節,能量在沿食物鏈各個環節的傳遞過程中逐級遞減。(1)起點:生產者進行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陽能;(2)流向:沿著食物鏈傳遞(生產者流向分解者和消費者,消費者流向分解者);(3)散失:呼吸作用、遺體和遺物等;(4)能量流動的特點:單向流動,逐級遞減,不循環,傳遞效率10%—20%,越向食物鏈的后端,生物體數目越少,儲存的能量越少,有毒的物質積累得越多,形成能量金字塔。
8、物質循環:組成生物體的物質在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的往返循環就是生態系態的物質循環。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碳循環:(1)CO2通過光合作用轉變成為含碳有機物;(2)含碳有機物通過食物鏈在生物中傳遞;(3)含碳有機物通過呼吸作用或燃燒轉變成為CO2;(4)特點:物質循環,反復出現,循環流動,不會消失,反復利用。
9、通過食物鏈與食物網,生態系統進行著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是生態系態的重要功能。
*10、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生態系統經過長期的發展過程,逐步形成了生物與非生物物質、能量之間、生物與生物之間相對穩定平衡的狀態,這就是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生態平衡: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這種現象叫做生態平衡。)(食物鏈和食物網中的各種生物之間存在著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關系。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的數量和所占比例總是維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
11、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在生態系統發生一定的變化或受到外來因素干擾時,它可以通過生態系統內部的自我調節,克服系統內部的變化和外來干擾因素的影響,維持相對穩定和平衡的狀態。
*12、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是有限度的,當外來干擾因素超過了這個限度,生態系統就會失去自動調節能力,導致穩定狀態被破壞。
13、破壞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因素有兩類:一類是自然因素,如火山爆發、地震、泥石流、洪水泛濫、臺風海嘯;另一類因素是人為因素,主要是指人類在生產、生活活動中對自然資源不合理的開發、利用,對生態系統穩定狀態造成的破壞。此外,引種不合理也會導致生態系統失去原有的穩定性。
14、生態系統的結構與調節能力的關系:(1)生物種類越多,食物鏈和食物網越復雜,調節能力越強。(2)生物種類越少,食物鏈和食物網越簡單,調節能力越弱。
常見的污染物和有害物質有:苯并芘、一氧化碳、可吸入顆粒物、氮氧化物,甲醛、苯、甲苯、氯仿、氨氣、氡氣等,植物性纖維、花粉、孢子、動物的毛發也可以引起人發生哮喘、皮疹等過敏性疾病。所以室內要通風透氣,保持新鮮的空氣,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維護我們的健康。計劃生育是我國的基本國策。控制人口增長的具體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優生。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