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2-10-05 18:45:48
相關故事
湖北5名貧困大學生受助不感恩被取消資格
荊楚網消息 (楚天都市報) (記者李劍軍 通訊員周華玲 姚武)受助一年多,沒有主動給資助者打過一次電話、寫過一封感謝信,更沒有一句感謝的話,襄樊5名受助大學生的冷漠,逐漸讓資助者寒心。
8月中旬,襄陽市總工會、市女企業家協會聯合舉行的第九次“金秋助學”活動中,主辦方宣布:5名貧困大學生被取消繼續受助的資格。
2011年8月,襄樊市總工會與該市女企業家協會聯合開展“金秋助學”活動,19位女企業家與22名貧困大學生結成幫扶對子,承諾4年內每人每年資助1000元至3000元不等。入學前,該市總工會給每名受助大學生及其家長發了一封信,希望他們抽空給資助者寫封信,匯報一下學習生活情況。
但一年多來,部分受助大學生的表現令人失望,其中三分之二的人未給資助者寫信,有一名男生倒是給資助者寫過一封短信,但信中只是一個勁地強調其家庭如何困難,希望資助者再次慷慨解囊,通篇連個“謝謝”都沒說,讓資助者心里很不是滋味。
今夏,該市總工會再次組織女企業家們捐贈時,部分女企業家表示“不愿再資助無情貧困生”,結果22名貧困大學生中只有17人再度獲得資助,共獲善款4.5萬元。
多年來為資助貧困生東奔西走、勞神費力的襄樊市總工會副主席周萍,為此十分尷尬,她感覺部分貧困生心理上“極度自尊又極度自卑”,缺乏一種正確對待他人和社會的“陽光心態”,有的學生竟自以為“成績好,獲資助是理所當然的”,缺乏起碼的感恩之心。
古人說:滴水之恩,須當涌泉相報。感恩,是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一個正直的人的起碼品德。事實上,我們也非常需要感恩,因為,父母對我們有養育之恩,老師對我們有教育之恩,領導對我們有知遇之恩,同事對我們有協助之恩,社會對我們有關愛之恩,軍隊對我們有保衛之恩,祖國對我們有呵護之恩……贈人玫瑰,手留余香。一個經常懷著感恩之心的人,心地坦蕩,胸懷寬闊,會自覺自愿地給人以幫助,助人為樂。而那些不會感恩的人,血是涼的,心是冷的,帶給社會的只能是冷漠和殘酷,這樣的人如果多了,社會就會變成冷酷而毫無希望的沙漠。我們漠視他們,不屑于與他們為伍。
朋友的巴掌與幫助
有兩個人在沙漠中行走,他們是很要好的朋友,在途中不知道什么原因,他們吵了一架,其中一個人打了另個人一巴掌。那個人很傷心很傷心,于是他就在沙里寫道:“今天我朋友打了我一巴掌” ,寫完后,他們繼續行走。他們來到一塊沼澤地里,那個人不小心踩到沼澤里面,另一個人不惜一切拼了命地去救他,最后那個人得救了,他很高興很高興,于是拿了一塊石頭,在上面寫道:“今天我朋友救了我一命”朋友一頭霧水,奇怪得問:“為什么我打了你一巴掌,你把它寫在沙里,而我救了你一命你卻把它刻在石頭上呢?”那個人笑了笑,回答道:“當別人對我有誤會,或者有什么對我不好的事,就應該把它記在最容易遺忘、最容易消失不見的地方,由風負責把它抹掉,而當朋友有恩與我,或者對我很好的話,就應該把它記在最不容易消失的地方,盡管風吹雨打也忘不了。”
女兒
有一次,在女兒上小學五年級時,大約在十月份,我發燒高燒在衛生院打點滴,我在家里留了紙條,讓她別等我,放學回來后,自己到對馬路去買盒飯吃?墒堑搅送砩6點鐘的時候,病房的門被人推開了,只見女兒拎著保溫瓶進來了。是她親手做的米飯和幾樣小菜(有絲瓜炒毛豆、炒雞蛋等),當時我驚呆了,因為女兒以前從來沒做過這種事,而且菜的味道還不錯。女兒說:“自己一定要學會做飯給媽吃,也要學會照顧別人。”當時我真的非常感動。
手術費
一個生活貧困的男孩為了積攢學費,挨家挨戶地推銷商品。傍晚時,他感到疲憊萬分,饑餓難挨,而他推銷的卻很不順利,以至于他有些絕望。這時,他十分餓,他敲開一扇門,希望主人能給他一杯水。開門的是一位美麗的年輕女子,她卻給了他一杯濃濃的熱牛奶,令男孩感激萬分。許多年后,男孩成了一位著名的外科大夫。曾給他恩惠的女子,因為病情嚴重,當地的大夫都束手無策,便被轉到了那位著名的外科大夫所在的醫院。外科大夫為婦女做完手術后,驚喜地發現那位婦女正是多年前在他饑寒交迫時,熱情地給過他幫助的年輕女子,當年正是那杯熱奶使他又鼓足了信心,完成了學業。那位婦女想這次費用一定很貴,當她鼓起勇氣看時驚喜地發現:手術費單上有一行字:手術費 =一杯牛奶。
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象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這是我們新時代學生的責任。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里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里一點米也沒有,怎么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夸子路是一個孝順的好孩子。
學會感恩
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次,美國前總統羅斯福家失盜,被偷去了許多東西,一位朋友聞訊后,忙寫信安慰他,勸他不必太在意。羅斯福給朋友寫了一封回信:“親愛的朋友,謝謝你來信安慰我,我現在很平安。感謝上帝:因為第一,賊偷去的是我的東西,而沒有傷害我的生命;第二,賊只偷去我部分東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對任何一個人來說,失盜絕對是不幸的事,而羅斯福卻找出了感恩的三條理由。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梢砸姷揭恍┎煌B裨沟娜,“真不幸,今天的天氣怎么這樣不好”、“今天真倒霉,被老師罵了一頓”、“真慘啊,丟了錢包,自行車又壞了”、“唉,宿舍的阿姨真羅嗦”……這個世界對他們來說,永遠沒有快樂的事情,高興的事被拋在了腦后,不順心的事卻總掛在嘴邊。每時每刻,他們都有許多不開心的事,把自己搞得很煩躁,把別人搞得很不安。
其實,所抱怨的事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的一些小事情,只是明智的人一笑置之,因為有些事情是不可避免的,有些事情是無力改變的,有些事情是無法預測的。能補救的則需要盡力去挽回,無法轉變的只能坦然受之,最重要的是,學會感恩,時刻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做好應該做的事情。
感恩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本性,是一個人不可磨滅的良知,也是現代社會成功人士健康性格的表現,一個連感恩都不知曉的人,必定是擁有一顆冷酷絕情的心,也絕對不會成為一個對社會做出貢獻的人。感恩,是一種對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縈繞心間的情感。學會感恩,是為了擦亮蒙塵的心靈而不致麻木;學會感恩,是為了將無以為報的點滴付出永銘于心。譬如感恩于為我們的成長付出畢生心血的雙親,感恩于辛勤教育我們的老師,感恩于耐心照顧我們生活的阿姨……
感恩不僅僅是為了報恩,因為有些恩澤是我們無法回報的,有些恩情更不是等量回報就能一筆還清的,唯有用純真的心靈去感動去銘記去永記,才能真正對得起給你恩惠的人!
同學們,在家中,當你吃著可口的飯菜,你是否感恩父母付出的辛勤勞動?當你穿著漂亮暖和的衣服,你是否感恩父母對你的關心?也許有的同學會漠視這些來之不易的東西,父母們每天要在工作崗位上辛苦的工作十幾個小時,他們付出了多少汗水?他們是何等的辛苦啊!可面對父母語重心長的教誨,有些同學會無動于衷,會感到厭煩,甚至會無禮的和父母頂撞。同學們,你們說,這樣做對嗎?我以為,作為孩子,要學會對父母感恩,要感謝他們把你帶到這個世界,要感謝他們讓你衣食無優。對他們感恩的唯一方式,就是做一個尊重父母、聽話、懂事得好孩子。
在學校里,面對老師、阿姨的辛勤勞動,你是否學會了感恩?老師、阿姨無私的奉獻、辛勤的工作,他們不管有多累,只要看到你們哪怕只有一點進步,他們都會忘記自己的勞累,為你感到高興、為你的成功慶賀。當他們看到你們學習上出現了滑坡,學習習慣散漫的時候,對你提出了警醒或批評,你能否體察老師們的關懷之情,對他們感恩呢?也許有的同學會反感老師的批評,同學們,請記住:忠言逆耳利于行!你應當感謝老師的批評,因為正是這些批評,你的人生才會減少遺憾和后悔。對于有些學習有困難的或不想學習的同學,老師無私的幫助,利用點滴時間輔導你,你應當用什么樣的行動來對老師感恩呢?有些同學的言行真讓老師心寒:他們不僅不配合老師,甚至會有抵觸情緒并頂撞老師,好像學習是為老師學的。老師從早到晚,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你們身上,無非是讓你們能夠成人、成才,能夠自立于社會,能夠擁有一個美好的前程。試想一下,當你長大成人過著舒適安逸的生活的時候,你能給老師什么回報?老師從不奢求這些。所以,我認為只要有良知的學生,都應當以實際的學習行動來回報老師對你們的教育!
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風順,種種失敗、無奈都需要我們勇敢地面對、豁達地處理。這時,是一味地埋怨生活,從此變得消沉、萎靡不振?還是對生活滿懷感恩,跌倒了再爬起來?英國作家薩克雷說:“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感恩不純粹是一種心理安慰,也不是對現實的逃避,更不是阿Q的精神勝利法。感恩,是一種歌唱生活的方式,它來自對生活的愛與希望。
在水中放進一塊小小的明礬,就能沉淀所有的渣滓;如果在我們的心中培植一種感恩的思想,則可以沉淀許多的浮躁、不安,消融許多的不滿與不幸。
記得有一首歌叫《感恩的心》,其中有幾句印象深刻: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如果說,愛是人類最崇高的情感,那么,因愛而生的感恩之心則是愛的升華:當愛成為一種鞭策,當感恩成為一種自覺,當我們真誠的鳴謝他人,我們的生活將因此而更加美好!
最后,原每一位同學都能學會感恩,都能有一顆感恩的心,也祝愿你們的生活和學習蒸蒸日上!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