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2-11-07 18:44:14
對偶
例8.(2021年全國新高考Ⅰ卷)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傳統文化展現傳統節日,傳統節日傳承傳統文化。剪紙燈謎,描繪城鄉風物;秧歌花鼓,傳播時代精神。火樹銀花踏歌行,古風新韻頌文明,一席葉醇味的文明盛宴,讓市民近距離感受到傳統文化的深厚魅力和傳統節日的濃厚氛圍。
◎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對偶的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其構成和表達效果。(5分)
【答案】(5分)①意義緊密相連。“剪紙燈謎”和“秧歌花鼓”都是傳統民間藝術名稱,兩兩相對;“描繪”和“傳播”、“城鄉”和“時代”、“風物”和“精神”也是兩兩相對。②形式整齊,節奏感強朗朗上口,有助于烘托節日的歡快氣氛。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常見的修辭手法理解表達效果的能力。
“剪紙燈迷,描繪城鄉風物;秧歌花鼓,傳播時代精神”中“剪紙燈迷”和“秧歌花鼓”都是并列式的名詞性詞組,且上下聯的意思是相近相關的,都是傳統節目,對仗非常工整。“描繪城鄉風物”和“傳播時代精神”都是動賓式結構,“描繪”對“傳播”,都是動詞,名詞“城鄉”對應“時代”,名詞“風物”對應“精神”,“城鄉風物”“時代精神”都是偏正式結構,詞性相同,意思相近,且對仗非常工整。上下兩句結構相同,內容上相關,構成一組對偶句。
“剪紙燈謎,描繪城鄉風物;秧歌花鼓,傳播時代精神”運用對偶(對仗)的形式,長短句結合,句式整齊中富有變化,“剪紙燈謎”“秧歌花鼓”均選擇了典型的節日活動,由點帶面,凝練集中地概括了我國傳統節日的節目內容各具特色、繽紛多彩花樣繁多的特點,“描繪城鄉風物”“傳播時代精神"形容傳統節日的價值和作用。形式上整齊勻稱,節奏感強,抑揚頓挫,音韻和諧,讀起來朗朗上口,便于傳誦。
【思路】對偶+構成(修辭內容,什么和什么對偶)+效果分析(結合文段分析其表達效果)
例9.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渡水過桐廬,從江邊拾級而上,我們在街上閑閑地溜達了一回。這是個江城,同時是個山城,高高地矗立在水上。像喜歡杭州的龍井一樣,我喜歡這個小城。好在小,比較整潔,有溫暖親切的感覺,令人向往豐樂和平、日長如年的歲月,不像有些小村小城,一接觸到就使人想起災難、貧窮、老死、因厄……桐廬街道雖小,卻并無逼窄之感,道旁疏疏地種著街樹,這似乎是別的小城市中所不經見的。市街相當繁榮,有些房子正在建造。劫灰猶在,春意年生,可以看出這個小城是相當富庶的。
臨江有一家旅館,兩面臨水。一位朋友曾經在那里投宿,據說入夜倚窗,看山間明月,江上漁燈,有不可描摹的情趣。可惜我們沒有這個運氣。
數年來夢想的富春江,總算看過了。雖然連七里瀧和釣臺的面也沒有見,可是到底連了桐廬。這就夠了!單為爬一次桐君山,也算得此行不虛!人們艷說上游如何如何的山回水曲,引人入勝;如何如何的柳暗花明,奇峰突起。看了桐廬,我們的想象有了馳騁的依據,從這里也可以得其一二,愿將此留供低徊,作他日直溯上游時的印證吧。
◎對偶具有對稱性,請據此對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所用對偶進行簡要分析。
【答案】①“山間明月,江上漁燈”上下句字數相同,句式相同,都是偏正結構的名詞短詞。②“山間明月,江上漁燈”詞性相同,上下句相同位置的詞語都是名詞。③“山間明月,江上漁燈”平仄相對,上下聯尾字符合“仄起平收”規律。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常見的修辭手法的能力。題干提示“對偶具有對稱性”,要從對稱性的角度對文中句子進行分析,對偶的對稱性體現在上下句字數相等,上下句同一位置上詞性相同、意義相近或相反、平仄相對。“山間明月,江上漁燈”兩句字數相等,上下句“山間”對“江上”,均為名詞,均為地點;“明月”對“漁燈”,均為名詞;在平仄上,遵循了仄起平收,“月”為仄聲,“燈”為平聲。由此可以總結出答案。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