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2-11-23 14:35:04
力學
知識點
【】
質量:物體中含有物質的多少叫質量。
一、
1.任何物體都有質量,物體的質量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位置及溫度的變化而變化。2.單位:千克kg(國際單位);噸t;克g;毫克mg。 1噸=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3.測量儀器:實驗中常用天平來測量物體的質量。4.天平的使用:1)天平的調節:把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把游碼放在標尺左端的零刻線處;調節橫梁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這時橫梁平衡。2)稱量:a..把被測物體放在左盤,用鑷子向右盤里加減砝碼并調節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直到橫梁恢復平衡;b.這時盤中砝碼的總質量加上游碼在標尺上所對應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測物體的質量。3)注意:(1)調節平衡螺母按:指針左偏就向右調;右偏向左調。(2)天平調節平衡后,左右盤不能對調,平衡螺母不能再動。(3)取砝碼時一定要用鑷子。(4)往盤里加砝碼應先估計被測物的質量,再從大到小加砝碼,當加到最小一個砝碼時太重了,則應改用移游碼。(5)游碼的讀數是讀游碼的左邊所對標尺的刻度值。5.天平使用注意事項:A.不能超過稱量(天平的稱量=所配砝碼總質量+游砝最大讀數);B.取砝碼要用鑷子,并輕拿輕放;C.保持天平干燥、清潔。 |
二、力 1. 定義: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1)定義中的“作用”是推、拉、提、吊、壓等具體動作的抽象概括。2)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個物體對別的物體施力時,也同時受到后者對它的力)。即:(1)發生力時,一定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存在,也就是說,沒有物體就不會有力的作用(力的物質性);(2)當一個物體受到力的作用時,一定有另一個物體對它施加了力,受力的物體叫受力物體,施力的物體叫施力物體。所以沒有施力物體或沒有受力物體的力是不存在的;(3)相互接觸的物體間不一定發生力的作用,沒有接觸的物體之間也不一定沒有力“接觸與否”不能成為判斷是否發生力的依據;(4)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的作用是相互的,這一對力總是同時產生,同時消失;(5)施力物體、受力物體是相對的,當研究對象改變時,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也就改變了。 |
2.力的作用效果——由此可判定是否有力存在!
1)可使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說明:運動狀態的改變包括運動快慢改變或運動的方向改變。)2)可使物體的形狀與大小發生改變。(形變) |
3. 力的單位:牛頓,
簡稱用符號來表示1N大小相當于拿起2個雞蛋的力。
測力計,實驗室中常用的測力計是彈簧秤
4. 測量工具:。
1)彈簧秤的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2)彈簧秤的正確使用:(1)要檢查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則要調零;(2)認清最小刻度和測量范圍;(3)輕拉秤鉤幾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針是否回到零刻度;(4)測量時彈簧測力計內彈簧的軸線與所測力的方向一致;⑸觀察讀數時,視線必須與刻度盤垂直;(6)測量力時不能超過彈簧測力計的量程。 |
5.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
。它們都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6.力的圖示: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來。
其作圖方法如下:
(1)畫出受力物體:一般可以用一個正方形或長方形代表,球形可用圓圈表示。(2)確定作用點:作用點畫在受力物體上,且畫在受力物體和施力物體的接觸面的中點,如受力物體和施力物體不接觸或同一物體上受二個以上的力,作用點畫在受力物體的幾何中心。(3)確定標度:如用1厘米線段長代表多少牛頓。(4)畫線段:從力的作用點起,按所定標度沿力的方向畫一條直線,用來表示力的大小(5)標出力的方向:在線段的末尾畫上箭頭(含在線段內),表示力的方向(6)將所圖示的力的符號和數值標在箭頭的附近 |
7. 力的示意圖:即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來表示力。具體的畫法是:
(1)用線段的起點表示力的作用點;(2)延力的方向畫一條帶箭頭的線段,箭頭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3)若在同一個圖中有幾個力,則力越大,線段應越長。注意:有時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圖標出力的大小。 |
重力G
8.:地面附近物體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 重力。
1)方向:豎直向下。2)大小(計算公式):G=mg (重力跟質量成正比) => m=G/g, g=G/m (g是重力與質量的比值, g=9.8 牛頓/千克,在粗略計算時也可取g=10牛頓/千克)∴ 重力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有關。3) 作用點:重力的作用點在物體的重心上。 其中,形狀規則,質量分布均勻物體的重心在它的幾何中心。4)重垂線是根據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原理制成。5)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它的受力物體是地面附近的一切物體。 |
9.彈力:
發生形變的物體由于要恢復原狀對跟它接觸的物體會產生力的作用,這種力叫彈力。
1)形變:物體的形狀或體積的改變,叫做形變。 ①任何物體都能發生形變,不過有的形變比較明顯,有的形變及其微小。 ②彈性形變:撤去外力后能恢復原狀的形變,叫做彈性形變,簡稱形變。 2)彈力:發生形變的物體由于要恢復原狀對跟它接觸的物體會產生力的作用,這種力叫彈力。 ①彈力產生的條件:接觸;彈性形變。 ②彈力是一種接觸力,必存在于接觸的物體間,作用點為接觸點。 ③彈力必須產生在同時形變的兩物體間。 ④彈力與彈性形變同時產生同時消失。 3)彈力的方向:與作用在物體上使物體發生形變的外力方向相反。 4)大小:彈簧在彈性限度內遵循胡克定律F=kx,k是勁度系數,表示彈簧本身的一種屬性,k僅與彈簧的材料、粗細、長度有關,而與運動狀態、所處位置無關。其他物體的彈力應根據運動情況,利用平衡條件或運動學規律計算。 |
10.摩擦力
1)定義: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要發生或 已經發生相對運動時,就會在接觸面是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就叫摩擦力。 2)摩擦的種類: 滑動摩擦、滾動摩擦、靜摩擦。 滾動摩擦力遠小于滑動摩擦力。3)滑動摩擦力的影響因素: ①與物體間的壓力有關; ②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③ 與物體的運行速度、接觸面的大小等無關。壓力越大、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4)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①增加物體間的壓力; ②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5)減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觸面光滑和減小壓 力;(2)用滾動代替滑動;(3)加潤滑油;(4)利用氣墊。(5)讓物體之間脫離接觸(如磁懸浮列車)。 |
合力
11. :
理解:①合力的概念是建立在“等效”的基礎上,也就是合力“取代了分力,因此合力不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另外一個力,它只不過是替了原來作用的兩個力,不要誤認為物體同時還受到合力的作用。②兩個力合成的條件是這兩個力須同時作用在一個物體上,否則求合力無意義。 |
力的合成:已知幾個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叫做力的合成。
12.
1)當二力方向相同時,其合力的大小等于這兩個力之和;方向與兩力的方向相同;數學表述:F合 =F1 + F2。2)當二力方向相反時,其合力的大小等于這兩個力之差,方向為較大力的方向; 數學表述:F合 =F1 - F2 (其中:F1 > F2 )。 |
力與運動
三、
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1.牛頓第一定律:
1)它包含兩層含義①靜止的物體在不受外力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 ②運動的物體在不受外力作用時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2)牛頓第一定律是理想定律。3)物體不受力,一定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但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物體不一定不受力。另:牛頓第一定律是在經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來的,因而不能用實驗來證明這一定律。 |
2.慣性: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牛頓第一定律也叫做慣性定律。
①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慣性。② 慣性的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而與物體是否運動、運動的快慢、是否受外力等都沒有關系。③ 注意:慣性不是“力”,敘述時,不要說成“物體在慣性的作用下”或“受到慣性的作用”等說法。 |
3. 二力平衡:物體在兩個力的作用下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則稱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或叫作二力平衡。
1)兩力平衡的條件:①作用在一個物體上;②大小相等;③方向相反;④作用在同一直線上。2)兩個平衡的力的合力為零。3)二力平衡的結果:物體保持靜止狀態或做勻速直線運動狀態。4)注意:物體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會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
四、機械運動
1. 機械運動:物體位置的變化叫機械運動。
勻速直線運動:快慢不變、經過的路線是直線的運動
參照物:在研究物體運動還是靜止時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參照物一般假定不動。2. 。這是最簡單的機械運動。
速度
3. V: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計算公式:v=s/t(速度=路程/時間);單位:米/秒;千米/小時。1米/秒=3.6千米/小時。
4. 變速運動:物體運動速度是變化的運動。
v=S總/t總
平均速度:在變速運動中,用總路程除以所用的時間可得物體在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這就是平均速度。()生活中,速度多數情況下是指平均速度。
v=S/t可求路程(S=vt)和時間(t=S/v).
5. 根據
五、簡單機械
1. 杠桿: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 棒就叫杠桿。
(1)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點(o);(2)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F1);(3)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F2);(4)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的作用線的距離(L1);(5)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L2)。 |
2.杠桿平衡的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寫作:F1L1=F2L2 。這個平衡條件也就是阿基米德發現的杠桿原理。
3.三種杠桿:
1)省力杠桿:L1>L2,平衡時F1<F2。特點是省力,但費距離。(如剪鐵剪刀,鍘刀,起子);2)費力杠桿:L1<L2,平衡時F1>F2。特點是費力,但省距離。(如釣魚杠,理發剪刀等);3)等臂杠桿:L1=L2,平衡時F1=F2。特點是既不省力,也不費力。(如:天平) |
4. 三種滑輪:
1) 定滑輪特點:不省力,但能改變動力的方向。(實 質是個等臂杠桿)。2) 動滑輪特點:省一半力,但不能改變動力方向,要費距離.(實質是動力臂為阻力臂二倍的杠桿)3) 滑輪組:使用滑輪組時,滑輪組用幾段繩子吊著物體,提起物體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 |
六、做功
1.功的兩個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 是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2.功的計算公式:功(W)等于力(F)跟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s)的乘積。
即:W=Fs(功=力×距離)。單位:W→焦;F→牛頓;s→米。(1焦=1牛•米).
3.機械效率: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叫機械效率。計算公式:W有/W=η
4.功率(P):單位時間(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計算公式:P=W/t。單位:P→瓦特;W→焦;t→秒。(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