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2-12-11 11:52:31
中國古代經歷了三個發展時期:原始社會、奴社會、封建社會。
(一)原始社會(原始社會時期)
(1)距今170萬年前,在云南發現的元謀人,是現在已知中國境內最早的遠古居民。
(2)距今約70萬年至20萬年的周口店的北京人會制造較為粗糙的石具和使用天然火,這是人類區別于動物的重要特征,為了抵御險惡的環境,他們往往過著群居生活。
(3)大約到距今3萬年以前,山頂洞人已開始過著氏族公社的生活。他們已會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獵為生,已用骨針縫制衣服,懂得愛美。
(4)距今五六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黃河和長江流域的部分居民相繼進入到母系氏族公社繁榮時期,典型代表有陜西西安的半坡氏族、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氏族等。半坡、河姆渡遺址的考古發現說明,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粟和水稻的國家。
(5)四千多年前的父系氏族公社時期。山東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是父系氏族公社時期的典型。這一時期,出現耕作的農具——犁。大汶口出土的白陶,是后來錫器的雛形,父系氏族公社時期已出現紅銅黃銅制品,說明冶銅技術已經發明。
(6)古代神話傳說。傳說有巢氏“構木為巢”,燧人氏“鉆木取火”,伏羲氏漁獵和神農氏發明畜牧業和農業。后人為紀念他們的業績,把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尊為“三皇”。
(二)奴隸社會(夏、商、西周時期)
(1)夏
我國的奴隸社會是從禹的兒子啟開始的,啟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王——夏朝。
當時已經使用銅器,人們也逐漸懂得運用水利,掌握了原始的灌溉技術。
夏朝奴隸制國家設置了軍隊,制定了刑法,修造了監獄,建筑了城墻。
(2)商
商朝由湯建立,商朝有比較成熟的文化。
甲骨文是一種成熟的文字,是當時卜祀時刻在龜甲或獸骨上的記錄,是今天漢字的淵源。
商朝的青銅器制作,有著高超的冶煉和鑄造技術,是我國古老文明的象征。青銅器代表作:后母戊大方鼎(原稱司母戊鼎),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是迄今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銅禮器。
(3)周
西周政治上實行分封制,經濟上實行土地所有制。周朝還實行井田制。這是一種奴隸社會的土地國有制。公元841年,爆發了以平民為主的“國人暴動”,周王倉皇逃跑,政權由周、召公共同執掌,歷史上稱為“共和”行政。
(三)封建社會
1.秦漢時期
(1)秦
①秦國通過商鞅變法,秦王嬴政于公元前221年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秦,定都咸陽。
②秦始皇贏政建立了以皇帝為中心的政治體,實行郡縣制度,由其奠定的封建國家框架在以后的2000多年中一直被沿用。
③秦始皇統一貨幣、文字、度量衡、車軌等;筑萬里長城(秦長城,東起遼東,西至臨淵)和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運河——靈渠。
(2)漢
①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漢朝,定都長安,史稱“西漢”。
②文帝、景帝在位期間,中國封建社會出現第一個治世——“文景之治”。
③漢武帝即位后,頒布“推恩令”,削弱王權派;衛青、霍去病攻打匈奴,保證河西走廊的安全;在西北邊地屯田,修筑長城,派張騫出使西域打通漢朝通往中亞的貿易通道,開辟了絲綢之路;采用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設太學,授五經。
④劉秀利用農民起義,在公元25年即位稱帝,定都洛陽,史稱“東漢”。
⑤東漢時期,班超出使西域;166年,大秦(古羅馬)王安敦遣使從海路來中國,這是中歐國家友好往來的最早記錄。
2.三國兩晉南北朝
(1)三國
曹操在官渡之戰后,基本上統一了北方。曹丕廢漢獻帝,在洛陽稱帝建魏,東漢滅亡。此后劉備、孫權先后稱帝做王,魏、蜀、吳三國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2)西晉、東晉、南北朝
①西晉:263年魏滅蜀,265年司馬炎廢魏帝自稱皇帝,建立晉朝,定都洛陽,史稱“西晉”。
②東晉:317年西晉滅,司馬睿在建康(南京)建立東晉,與北方的“五胡十六國”對峙。
③南朝:420年東晉滅亡后,南方經歷宋、齊、梁、陳四朝,因都定都建康,史稱南朝。
④北朝:北方為北魏所統一,之后北魏分裂成東魏和西魏,不久又分別被北齊與北周所取代,史稱北朝。北魏孝文進行改革,實行官員俸祿制,土地均田制,遷都洛陽,穿漢服,改漢姓,接受漢族優秀文化。北方人民南遷,為南方帶去了勞動力與中原的生產技術。孝文帝成為中國古代杰出的少數民族政治改革家。
⑤這一歷史階段稱為“三國兩晉南北朝”,又稱“魏晉南北朝”。
3.隋唐五代時期
(1)隋
①581年,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定都長安。
②隋文帝(楊堅)改革官制、建立“三省六部”、實行均田、減輕徭役、大興科舉、使社會安定、經濟復蘇,史稱“開皇之治”。
③隋代開鑿的大運河,是古代水利工程史上的偉大創舉。
④隋朝雖短暫,但是一個承先啟后的朝代。
(2)唐
618年,李淵建立唐朝,定都長安。
唐太宗世民即位后,調整了統治政策,實行均田制和租庸調制,輕徭薄賦,使文化繁榮,國力強盛,史稱“貞觀之治”;
唐玄宗李隆基統治初期,唐王朝達到全盛時期,史稱“開元盛世”;統治后期,政治腐敗,最終引發了“安史之亂”。
(3)五代十國
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是對五代與十國的合稱。
4.宋遼金元時期
(1)北宋、遼、西夏、金、南宋。
①五代十國之后,960年,后周大將趙匡胤“陳橋兵變”后稱帝,建立北宋,定都東京(開封)。
②1127年趙構建都臨安(今杭州),史稱南宋。此后金與南宋多次交戰,出現了宗澤、岳飛等抗金名將。
(2)元
1271年,忽必烈建立的元朝,實現了包括新疆、西藏及云南地區在內的全國大一統,大體確定了中國疆域的規模。
朝廢除尚書省和門下省,地方實行行省制度,開中國行省制度之先河。
5.明清時期
(1)明
①朱元璋的改革,廢除了丞相制和行省制,建立廠衛特務機構,大興文字獄,推八股文取士,地方上設三司等一系列措施加強封建專制。經濟上休養生息,鼓勵墾荒,減免賦役。軍事上,多次下令修長城。
②永樂帝下令讓解縉編著,集明代最先進的科技文化于一身的綜合性類書籍《永樂大典》。
③永樂年間,鄭和下西洋是中國歷史上時間最長、規模最大、范圍最廣的外交活動,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
④明長城東起遼東丹東鴨綠江江邊的虎山,西至甘肅嘉峪關(全長8851.8千米)。
(2)清
①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清”,改元崇德,稱帝。
②1644年清軍攻入山海關,同年十月初一愛新覺羅·福臨(順治帝)祭告天地,正式宣告定都燕京(今北京)。
③清帝溥儀于1912年退位,歷時268年(1644~1912年),清朝正式滅亡。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