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3-01-08 18:11:51
一、酸、堿、鹽的組成
酸是由氫元素和酸根組成的化合物 如:硫酸(H2SO4)、鹽酸(HCl)、硝酸(HNO3)
堿是由金屬元素和氫氧根組成的化合物 如:氫氧化鈉、氫氧化鈣、氨水(NH3·H2O)
鹽是由金屬元素元素(或銨根)和酸根組成的化合物 如:氯化鈉、碳酸鈉
酸、堿、鹽的水溶液可以導電(原因:溶于水時離解形成自由移動的陰、陽離子)
二、酸
1、濃鹽酸、濃硫酸的物理性質、特性、用途
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離解時所生成的陽離子全部是H+)
(1)與酸堿指示劑的反應: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不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色
(2)金屬 + 酸 → 鹽 + 氫氣
(3)堿性氧化物 + 酸 → 鹽 + 水
(4)堿 + 酸 → 鹽 + 水
(5)鹽 + 酸 → 另一種鹽 + 另一種酸(產物符合復分解條件)
3、三種離子的檢驗
三、堿
1、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的物理性質、用途
2、堿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離解時所生成的陰離子全部是OH-)
(1)堿溶液與酸堿指示劑的反應: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色,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色
(2)酸性氧化物+堿 → 鹽+水
(3)酸+堿 → 鹽+水
(4)鹽+堿 → 另一種鹽+另一種堿(反應物均可溶,產物符合復分解條件)
注:①難溶性堿受熱易分解(不屬于堿的通性)
如Cu(OH)2 ΔCuO +H2O
2Fe(OH)3 ΔFe2O3+3H2O
②常見沉淀:AgCl↓ BaSO4↓ Cu(OH)2↓ F e(OH)3↓ Mg(OH)2↓ BaCO3↓ CaCO3↓
③復分解反應的條件:當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氣體或有水生成時,復分解反應才可以發生。
四、酸性氧化物與堿性氧化物
五、中和反應 溶液酸堿度的表示法--pH
1、定義:酸與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
2、應用:
(1)改變土壤的酸堿性
(2)處理工廠的廢水
(3)用于醫藥
3、溶液酸堿度的表示法--pH
(1)pH的測定:最簡單的方法是使用pH試紙
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測試液少許,滴在pH試紙上,顯色后與標準比色卡對照,讀出溶液的pH(讀數為整數)
(2)酸雨:正常雨水的pH約為5.6(因為溶有CO2)
pH<5.6的雨水為酸雨
酸堿鹽性質之酸的通性
酸的組成——氫離子+酸根離子
(1)跟指示劑反應
紫色石蕊試液遇酸變紅色
無色酚酞試液遇酸不變色
(2)酸的PH<7
(3)跟(H)前的活潑金屬起置換反應
酸 + 金屬==鹽 + 氫氣
例:2HCl+Fe=FeCl2+H2↑
(4) 跟堿性氧化物和某些金屬氧化物反應
酸 + 堿性(金屬)氧化物—→鹽+水
例:3H2SO4+Fe2O3=Fe2(SO4)3+3H2O
(5)跟某些鹽反應
酸+碳酸鹽==鹽+水
酸+鹽—→新酸+新鹽
例:H2SO4+BaCl2=2HCl+BaSO4↓
(6)跟堿起中和反應
酸+堿—→鹽+水
例:2HCl+Cu(OH)2=CuCl2+2H2O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C闂傚倷鐒﹁ぐ鍐矓鐎垫瓕濮抽柨鐕傛嫹闂備胶鎳撻悺銊╁礉濞嗘挸绀傞柨鐕傛嫹闂傚倸鍊甸崑鎾绘煙缁嬫寧鎹i柣鎿勬嫹闂傚倸鍊甸崑鎾绘煙缁嬪灝顒㈢悮锟�
H闂備礁鎼ˇ浠嬪储閼测晝鐜婚柨鐕傛嫹闂備礁鎲¢懝楣冩偋閹版澘纾婚柨鐕傛嫹
N闂備礁鎲¢〃鍡涘Φ閻愬搫瑙﹂柨鐕傛嫹闂佽閰i埀顒佺〒閸斿秹鎮樿箛銉﹀
S濠电偞鍨堕幐鎼佹晝閵夆晛绠查柨鐕傛嫹婵犵數鍎戠徊钘夌暦椤掆偓閿曘垽鏁撻敓锟�闂備浇澹堥褏鎹㈤幇顔剧幓闁跨噦鎷�婵犵數鍋涢懟顖炴偋閹炬緞锝夋晸閿燂拷闂備焦妞块崢濂稿疮閸ф鏁婄€广儱妫欓崕鐔兼煥閻曞倹瀚�
T濠电姰鍨归悘鍫ュ疾濠婂懏鍠嗛柨鐕傛嫹濠电姰鍨介·鍌涚濠婂懏鏆滈柨鐕傛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