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3-05-28 11:07:21
一、方法點津
散文在表情達意時常要借助一些修辭手法來取得理想的表達效果。
例如,比喻、擬人能生動形象的表情達意;對比能使詞句所要表達的內涵更加鮮明、突出;排比能增強語言的感染力,深化所要表達的思想內容,或使所要表達的情感更加強烈;反復能突出意思,強調情感等等,不同的手法,都有著特定的表達效果。我們在解答“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或作用)”這類題型時,除了要答出詞句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以外,還要答出能體現這種手法的表達效果的關鍵詞(或短語)。
例:“這里運用比喻(或擬人),生動形象地表明了……”;“運用對比,鮮明地表現出……”;“這里運用排比,表達了……的強烈情感”等等。但是,指明所使用的修辭手法及其表達效果,并不是我們答題的核心,其核心是要答出運用了這種修辭手法的詞句的內涵。
手法只是外在的表現形式,它最終是為表現詞句的內涵服務的,因此這一題型實際上屬于“詞句理解”考點的范疇。詞句的內涵往往不是單一的,有時既表現了人物的個性(包括性格、品質),又表現了人物的情感、想法、感受,或許還隱含著一個觀點或道理,甚至還表現了人或景物的狀態等等,較為復雜。考生在挖掘內涵時,應在讀懂文章思想內容的基礎上多角度、多方位的全面作答,才能踩準得分點。綜上所述,這一題型的答題方法可歸納為:
“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題型的答案=①修辭手法+②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③詞句內涵(內涵要從“個性”、“情感”、“感受”、“道理”、“狀態”等方面多角度挖掘)
二、典例分析
【文章簡介】散文《生命中給我首次擁抱的那個人》主要內容是寫婦產科年輕護士胡潔夜班護理產婦和新生嬰兒,表現了胡潔的愛崗敬業和無私奉獻。
【樣題展示】請從修辭的角度賞析上文中第⑩段劃線句的表達效果(文段如下)
凌晨四點,胡潔再次進病房給病人打針,照例被問到“你行嗎”,先前接受輸液的那個孕婦直點頭:“她可以的,扎針好像蚊子叮了一下!”這個時候,胡潔心里是最溫暖的,所有的辛勞,都值得了。
【參考答案】本句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表現了胡潔專業技術的過硬(內涵中的“個性”角度)及胡潔對產婦的愛心(內涵中的“情感”角度),同時從一個側面表現出胡潔的愛崗敬業(內涵中的“品質”角度)。
【答案分析】因為是一個典型的“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題型,所以答案強調了三個內容:①修辭手法,②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③詞句內涵。而詞句內涵從個性、情感、品質三個角度來挖掘,三個內容中的每一點都是得分點,但得分的重點、難點在“內涵”的全面挖掘。少答一個層次的意思,就要扣掉相應的一個分。
三、錯例點撥
某考生關于上題的答案是這樣的:此句運用比喻(修辭手法),表現了胡潔技術的高超(內涵中的“個性”角度)和胡潔對產婦的關愛之心(內涵中的“情感”角度)。
分析以上答案,可發現該答案漏了兩個得分點,一是沒指明比喻這種手法的表達效果——生動形象,二是沒答出產婦認可的胡潔的一種品質——愛崗敬業。根據“踩點給分”的打分方法,應扣掉相應的分數。可見該考生對此題型的答題方法還不怎么清楚,且全面挖掘內涵的意識還比較淡泊。
四、答題技巧
此題型在中考改卷時采用的是“踩點給分”的方法,即答出參考答案中的一層意思就給一個分,答出了兩層意思就給兩個分,答出了所有意思就給滿分,允許答有限的“廢話”或“啰嗦話”,只要這些“廢話”或“啰嗦話”不與文章的思想內容相沖突就不會扣分。這種打分方法啟迪我們在挖掘內涵時,可以盡可能的多角度、多方位的全面挖掘。可以將我們一時無法取舍,但自認為“在理”的想法也寫在答案中,說不定在不經意間就踩準了參考答案上的得分點。
下面我們來看另一考生對上題的解答:此句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表現出胡潔注射技術的高超以及胡潔對產婦的愛心,同時還表現出產婦對胡潔的技術和醫德的認可,也能體現出胡潔的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
上面的這個答案中劃線部分雖是參考答案以外的內容,但其表述是有道理的,因此不應扣分,再加上此答案表現出了參考答案中所有的得分點,所以應判為滿分。多角度、多方位的全面挖掘詞句內涵,盡可能地去踩準得分點,正是這個同學獲得滿分的原因。
五、實戰演練
【文章簡介】林清玄的散文《秋聲一片》寫的是我們這些生活在都市的人由于遠離了大自然,越來越感受不到季節的變化。“我們知道秋天的來臨,竟不再是從滿地的落葉,而是市場上的蟹黃,是電視、報紙上暖氣與毛氈的廣告,使我在秋天臨窗北望的時候,有著一種傷感的心情。”而更可悲的,“這種心情,恐怕是我們下一代生活在都市中的孩子永遠也不會知道的吧”,因為他們將更加遠離自然。
【試一試】請結合全文內容,賞析下句所使用的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季節的孩子在窗外探,我仿佛看見它躡著足,走入了遠方的樹林。
附參考答案:這句話將季節擬人化(修辭手法),形象地(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說明了現代都市人在都市里再也感受不到季節的變化,只有在遠離都市的大自然里,季節的特征才比較明顯(內涵中“狀態”的角度);表現了都市人對遠離大自然的傷感和無奈及對親近大自然的渴望(內涵中“情感”的角度)。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