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5-03-19 23:14:36
第13課 東漢的興亡
1、東漢建立:公元25年(1世紀20年代),劉秀(光武帝)稱帝,定都洛陽,史稱東漢。
2、光武中興:漢光武帝采取穩定社會局面的措施,使得國家統一、社會穩定,出現經濟恢復和發展的治世局面,史稱“光武中興”。
3、社會繼續發展:人們通常采用二牛一人一犁的耕作方式,提高了生產效率;王景治理黃河,被淹沒的土地變成了良田;當時發明的水排,利用水力鼓風冶鐵,提高冶煉質量。
4、政局動蕩:東漢中后期,出現“外戚、宦官交替專權”和豪強大族勢力的膨脹局面,社會趨于動蕩,出現割據局面,王朝走向衰亡。
5、黃巾起義:公元184年,張角等人有組織、有準備,利用宗教組織(太平道),提出“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發動農民大起義,史稱“黃巾起義”。起義雖然失敗了,但是沉重打擊了東漢統治,使其名存實亡。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