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中考 > 知識點庫 > 初中生物知識點 > 生物與生物圈
.藻類植物: 大都生活在水中,能進行光合作用,無根、莖、葉的分化。常見藻類植物:水綿、海帶、衣藻、紫菜
2023-02-22
生態系統: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叫生態系統。 組成:1、生物部分:生產者(植物)、消費者(動物)、分解者(細菌、真菌)
2023-02-22
非生物部分:陽光、水、空氣、溫度等 食物鏈: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以吃與被吃的關系彼此聯系起來的序列。食物鏈以生產者為起點,終點為消費者,且是不被其他動物捕食的 最高級 動物。 食物網:一個生態系統中很多條
2023-02-22
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1、非生物因素:光、溫度、水、空氣等。 2、生物因素:影響某種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與生物的關系:捕食關系、競爭關系、合作關系、寄生關系。 注:1、光對鼠婦生活影響的實驗; 2、 人間四月
2023-02-22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駱駝失水很少和駱駝刺的根很長是對干旱的適應;海豹胸部的皮下脂肪很厚是對寒冷的適應;旗形樹的樹冠的形狀是對風的適應。現存的生物都具有與其生活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和
2023-02-22
生物對環境的影響:植物的蒸騰作用調節空氣濕度、植物的枯葉枯枝腐爛后可調節土壤肥力、動物糞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生物的生存依賴于環境,以各種方式適應環境,影響環境。
2023-02-22
生物的歸類 1、按照形態結構:動物、植物、其他生物 2、按照生活環境:陸生生物、水生生物 3、按照用途:作物、家禽、家畜、寵物等
2023-02-22
生物圈:地球表層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環境共同構成了生物圈。厚度:20千米左右范圍;大氣圈的底部:(氮氣、氧氣、二氧化碳等)可飛翔的鳥類、昆蟲、細菌等。水圈的大部:(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水生生物,水面下150米內的
2023-02-22
細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①作為分解者參與物質循環:細菌和真菌把動植物遺體分解成無機物(CO2,水,無機鹽),重新參與物質循環。 ②引起動植物和人患病腳癬是感染了真菌。 ③與動植物共生:地衣(真菌和藻類共生);
2023-02-22
微生物與人類生活 ①食品制作 曲霉 體內的酶能將淀粉分解為葡萄糖; 酵母菌 無氧時,分解食物中的葡萄糖,產生酒精、二氧化碳,如釀酒,制作面包饅頭時。 有氧時,分解食物中的葡萄糖,產生二氧化碳和水,繁殖快,如釀酒時
2023-02-22
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2、生物能進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體內產生的廢物 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 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6、由細胞構成(病毒除外) 注:機器人、鐘乳石、珊瑚都不是生物,都沒有生命
2023-02-22
脊椎動物 魚類 靠尾部的擺動和鰭的協調游泳,軀干部和尾部的擺動產生前進的動力,胸鰭、腹鰭和背鰭維持魚的平衡,尾鰭控制運動的方向;鰓是魚的呼吸器官,鰓絲密布毛細血管,可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氣。卵生。變溫動物。 魚
2023-02-22
運動系統的組成 骨骼和肌肉(骨、關節、肌肉) 三者關系:骨骼肌繞過關節連在不同的骨上。 運動的完成:骨骼肌收縮,牽動骨繞關節活動,軀體產生運動。 骨胳肌的結構和特性:(一塊骨骼肌就是一個器官) 結構: 肌腱:骨
2023-02-22
區分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1)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如蜜蜂釆蜜,失去幼仔的母雞撫育小貓。 (2)學習行為: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經驗和學
2023-02-22
細菌和真菌的特點 細菌:個體微小,單細胞個體,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DNA,有的有鞭毛和莢膜。沒有成形細胞核、葉綠體,通過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細胞內因沒有葉綠體,營養方式為異養。惡劣環境下形成芽孢,不是用來
2023-02-22
1.無脊椎動物 腔腸動物 身體呈輻射對稱,體表有刺細胞,有口無肛門。如:海葵、海蜇、珊瑚蟲、水螅等。 無脊椎動物 扁形動物 身體呈左右對稱,背腹扁平,有口無肛門。如血吸蟲、華支睪吸蟲、絳蟲。 無脊椎動物 線形動物
2023-02-22
人體呼吸系統的組成 1、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 1)、呼吸道的組成: 呼吸道: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 呼吸系統氣體進出肺的通道,清潔、濕潤、溫暖吸入的氣體 肺:氣體交換的場所 2)、肺 (1)位置:胸腔內,左右各一 (2)結構
2023-02-22
人體肺部和組織細胞處的氣體交換過程 二氧化碳 (1)肺泡內的氣體交換:血液肺泡 氧氣 毛細血管中的血液與肺泡中的交換:肺泡中的氧氣透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透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進入肺
2023-02-22
人體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唬 (1)反射:指人體通過神經系統,對外界或內部的各種刺激所發生的有規律的反應。 (2)反射弧的結構是:感受器 傳入神經 神經中樞 傳出神
2023-02-22
人體對外界環境的感知 1)人的視覺和聽覺 眼球的結構與功能 外膜角膜:外膜的前部,無色透明,可透光 鞏膜:白色,保護眼球內部的作用 虹膜:中膜的前部,有顏色,中央是瞳孔,通光 眼球壁中膜睫狀體:虹膜稍后部,
2023-02-22
血液循環 概念:血液在心臟和全部血管所組成的管道中進行的循環流動。分為體循環和肺循環。 體循環: 左心室 主動脈 各級動脈 身體各處的毛細血管 各級靜脈 上、下腔靜脈 右心房(血液由動脈血轉變成靜脈血) 肺循環
2023-02-22
血型和輸血:將血型分為O、A、B、AB血型;輸血以輸同型血為原則。若血型不合,則紅細胞會凝聚成團,堵塞血管。
2023-02-22
血管的種類、結構與功能
2023-02-22
血液的組成:血漿和血細胞 血漿的作用:運載血細胞,運輸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所需要的物質和廢物等。 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繡。結構和功能如下: 血紅蛋白:紅細胞中含有的一種紅色含鐵的蛋白質。 特性:在含
2023-02-22
小腸的特點: ①小腸長; ②內表面有環形皺襞,皺襞上有小腸絨毛,大大增加了內表面積; ③消化液種類多(有腸液、胰液和膽汁); ④絨毛壁薄,只一層上皮細胞構成。絨毛內含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
2023-02-22
關注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防止食品污染;預防食物中毒。 防止食品在生產過程中被農藥等污染,蔬菜瓜果必須清洗干凈; 不吃有毒的食物(發芽的馬鈴薯、毒蘑菇) 防止食品被細菌等污染,食用前要加熱煮熟 保持廚房和餐具的
2023-02-22
消化腺: 唾液腺、胃腺、肝臟、胰腺、腸腺。 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成麥芽糖); 胃腺(分泌胃液,胃蛋白酶初步將蛋白質消化成多肽);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膽汁,不含消化液,將脂肪變為脂肪顆粒
2023-02-22
食物中的營養物質 有機物: 蛋白質: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為人體的生理活動提供能量; 糖類:人體最重要的供能物質,也是構成細胞的成分; 脂肪:供能物質,單位質量釋放能量最多;但一般情況下,脂肪作為備用的能
2023-02-22
食物的消化: 在消化道內將食物分解成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過程。 ①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腸):淀粉 唾液淀粉酶 麥芽糖 酶(腸液、胰液) 葡萄糖(在口腔中開始) ②蛋白質的消化(胃、小腸):蛋白質 酶(胃液、胰液、腸液)
2023-02-22
營養物質的吸收: 營養物質通過消化道壁進入循環系統的過程。小腸是人體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器官。
2023-02-22
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 人體所需要的六大營養物質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食物中含有六大類營養物質: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水和無機鹽,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
2023-01-14
人體的腺體 外分泌腺: 有導管、唾液腺、汗腺、肝臟 內分泌腺: 分泌激素,直接進入血液循環 垂體、甲狀腺、胸腺、胰島和性腺 激素: 有內分泌腺的腺細胞所分泌的,對身體有特殊調節作用的微量化學物質。 人體內幾
2023-01-14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和反射弧的結構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唬 反射: 人體通過神經系統,對外界或內部的各種刺激所發生的有規律的反應。 反射的種類: 簡單的反射 生來就有的,如:縮手、
2023-01-14
神經系統的組成和功能 神經元:接受刺激,產生興奮,傳導興奮。
2023-01-14
眼球的結構 與視覺形成有關的主要結構是:角膜、虹膜、晶狀體、玻璃體、視網膜。 視覺的形成: 外界物體反射來的光線,經角膜、瞳孔、晶狀體和玻璃體,并經過晶狀體等的折射,最終落在視網膜上形成一個物像。視網膜
2023-01-14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過程 尿液的形成: ①腎小球的過濾作用 形成原尿;(原尿和血漿相比:原尿中無大分子蛋白質) ②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形成尿液。(尿液和原尿相比,尿液中無葡萄糖) 尿的排出:腎臟中形成的尿液經輸尿管
2023-01-14
京ICP備09042963號-13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7853號
中考網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19 www.huayeff.com. All Rights Reserved.